[發明專利]用于直升機動態飛行模擬器的滾轉自由度回轉止動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044004.4 | 申請日: | 2018-09-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961915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14 |
| 發明(設計)人: | 何陽;蔣春梅;宋瓊;黎啟勝;尹嬌妹;張建全;羅龍;胡榮華;白俊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總體工程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9B9/08 | 分類號: | G09B9/08;G09B9/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楊春 |
| 地址: | 621908***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直升機 動態 飛行 模擬器 自由度 回轉 機構 | ||
本發明公開了用于直升機動態飛行模擬器的滾轉自由度回轉止動機構,可在設備靜止時,通過鎖舌卡入鎖扣將滾轉框與偏航框鎖定,防止滾轉框與偏航框相對旋轉,克服電機制動力矩不足的缺點,保障飛行員上機安全;當回轉止動機構止動時,接近式位移傳感器的本體與接近式位移傳感器的測頭靠近,接近式位移傳感器的測頭檢測到接近式位移傳感器的本體的信號,且將此信號傳遞給安全控制系統,此時不允許驅動電機工作,實現安全聯鎖;當回轉止動機構解鎖時,接近式位移傳感器的本體與接近式位移傳感器的測頭分離,接近式位移傳感器的測頭檢測不到接近式位移傳感器的本體的信號,此時允許驅動電機工作,保證運行安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直升機動態飛行模擬技術領域,具體涉及用于直升機動態飛行模擬器的滾轉自由度回轉止動機構。
背景技術
直升機動態飛行模擬器是一種基于離心機平臺的模擬訓練設備。可實現持續載荷下飛行員的空間任意三自由度姿態變化,易誘發多種空間定向障礙,可在地面環境下模擬多種異常飛行狀態,已達到讓飛行員認知定向障礙,掌握定向障礙發生的環境、表現形式以及克服方法。
空間三自由度為偏航、滾轉和俯仰自由度,偏航自由度由電機驅動偏航框實現,滾轉自由度由電機驅動滾轉框實現,俯仰自由度由電機驅動座艙實現。
當開始訓練飛行員前,飛行員需借助梯子或其他工具進入座艙。因此飛行員上機時需要飛行模擬器保持初始狀態,偏航框、滾轉框、座艙之間不產生相對運動,以免引起飛行員跌落事故。
通常基于離心機平臺的飛行模擬器軸驅動會采用直驅電機,配電磁制動器或液壓制動器,在系統靜止時,制動器工作可保證各軸不產生相對運動。但是電機、制動器需要非標定制,體積重量大,造成安裝空間受限制。同時增加了系統的轉動慣量,因而電機驅動功率及扭矩也需進一步增加,轉框結構也需進一步增強,最終造成系統規模增大,成本成倍增加。因此電磁或液壓制動器適用于大型飛行模擬器。而采用貨架產品的電機和減速器驅動,可以大幅降低產品成本,但是電機自帶的制動力矩不足,當飛行員上機時,滾轉框與偏航框之間可能產生相對運動,可能引發跌落事故,造成安全隱患。因此需設計專門的止動機構。
偏航框與滾轉框之間的力矩半徑較小,負載較大,因此需設計支承強度較大的止動機構。
為了解決以上問題我方研發出了一種用于直升機動態飛行模擬器的滾轉自由度回轉止動機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用于直升機動態飛行模擬器的滾轉自由度回轉止動機構。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
用于直升機動態飛行模擬器的滾轉自由度回轉止動機構,包括多組回轉止動機構,每組回轉止動機構包括:
可轉動連接安裝在偏航框上的鎖舌;
固定安裝在滾轉框上與鎖舌尺寸匹配的鎖扣;鎖舌卡入鎖扣內用于鎖定此時偏航框與滾轉框的位置狀態;鎖舌脫離鎖扣時,偏航框與滾轉框可相對轉動。
可在設備靜止時,通過鎖舌卡入鎖扣將滾轉框與偏航框鎖定,防止滾轉框與偏航框相對旋轉,克服電機制動力矩不足的缺點,保障飛行員上機安全。
具體地,每組回轉止動機構還包括:
轉動底座;轉動底座為U型結構,轉動底座的底端固定在偏航框上,轉動底座的側壁上設置有兩個相對的通孔;
轉軸;轉軸為L型結構,轉軸的第一端依次穿過一個通孔、鎖舌的第一端和另一個通孔,鎖舌的第二端用于與鎖扣匹配鎖定,鎖舌的第一端置于轉動底座的槽口內,鎖舌的第一端通過多個銷與轉軸固定連接。
通過轉動底座的設置可以便于轉軸、鎖舌的可轉動安裝;通過L型轉軸的設置以及與鎖舌的配合關系,可以方便通過轉軸手動對鎖舌進行轉動。
進一步地,每組回轉止動機構還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總體工程研究所,未經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總體工程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4400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