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超聲引導下激光原位開窗系統及其使用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041707.1 | 申請日: | 2018-09-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1720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11 |
| 發明(設計)人: | 朱效華;李稅琪;徐敬;黃辰;黃功成;馬國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F2/07 | 分類號: | A61F2/07;A61B8/06;A61F2/06 |
| 代理公司: | 鄭州浩德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30 | 代理人: | 邊鵬 |
| 地址: | 4500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指引導管 球囊 超聲引導 激光原位 開窗系統 光纖腔 球囊腔 聲腔 內腔相連通 主動脈分支 主動脈疾病 主動脈夾層 分支血管 腔內修復 腔體結構 向前延伸 血管重建 治療效果 軸向方向 主動脈腔 適應癥 安裝座 后端部 前端部 修復術 內芯 通透 成功率 射線 根治 醫師 重建 安全 | ||
超聲引導下激光原位開窗系統,包括指引導管和內芯,指引導管的前端部設有指引球囊,指引導管內沿軸向方向設有超聲腔、光纖腔和第一球囊腔,超聲腔和光纖腔為前后通透的腔體結構,第一球囊腔的前端向前延伸至指引球囊處并與指引球囊的內腔相連通,指引導管的后端部固定有安裝座;采用本發明可以大大減少射線時間,能夠實現“低害、安全、精準、高效”的治療效果,有利于指導操作和定位,極大地提高了分支血管重建的成功率,將極大擴展主動脈腔內修復術的適應癥,使主動脈分支血管重建不再是腔內修復醫師無法逾越的雷區,未來根治主動脈夾層等主動脈疾病,將成為可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療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超聲引導下激光原位開窗系統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主動脈疾病是病死率極高的兇險疾病,其中以主動脈夾層最為棘手。主動脈疾病的治療手段包括藥物、腔內修復術(TEVAR和EVAR)、傳統外科手術和雜交技術等,其中主動脈腔內修復術因創傷小、手術時間短、出血少等優點逐漸成為目前治療主動脈疾病的主要方式。
TEVAR和EVAR等經典介入治療術式,自上世紀問世以來,在世界范圍內廣泛開展。這些術式的共同特點是:應用支架型人工血管(stent graft,SG),經由外周血管腔內送達病變段主動脈,在主動脈腔內釋放,SG依靠自膨式的金屬支架錨定于主動脈內壁,并借助支架的徑向支撐力打開真腔,壓縮假腔,同時依靠SG的覆膜封閉內膜破口,阻止高速高壓的血流沖入假腔,促使假腔內壓力減小,血栓形成,主動脈管腔因而得以修復和重塑。
因傳統腔內修復術,會封閉主動脈分支血管,易造成腦缺血、脊髓缺血、內臟缺血、肢體缺血等,增加腦梗死、截癱、內臟壞死、肢體無力等嚴重并發癥。主動脈弓部及腹主動脈內臟區因結構復雜、變異繁多、手術難度極高,使涉及弓部及腹主動脈內臟區的主動脈疾病一度成為血管外科醫師談之色變的“禁區”。
目前,腔內修復術治療主動脈夾層,仍處于姑息性治療階段,夾層的遠端破口未作處理。長期隨訪發現,因為遠端破口的存在,常導致主動脈直徑進一步擴大,甚至破裂,大多需要二次手術干預。因此重建主動脈分支血管,擴大腔內修復術的適應癥,一直是腔內修復領域急需解決的最大難題。
目前常用的重建主動脈分支血管的輔助技術大致包括“平行支架技術”、“預開窗技術”、“原位開窗技術”、“雜交技術”、 “ 定制支架技術”等。其中原位開窗技術,最具有前景。但目前腔內修復術完全依靠X線引導,因其是二維圖像,導管定位不準確,受引導設備及開窗手術器械的限制,使得原位開窗操作復雜、技術難度大、手術時間長、X線暴露劑量巨大,造影劑用量大、風險高,使得原位開窗技術仍處在探索階段。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降低手術難度、增加手術成功率、減少醫療損傷的超聲引導下激光原位開窗系統及其使用方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超聲引導下激光原位開窗系統,包括指引導管和內芯,指引導管的前端部設有指引球囊,指引導管內沿軸向方向設有超聲腔、光纖腔和第一球囊腔, 超聲腔和光纖腔為前后通透的腔體結構,第一球囊腔的前端向前延伸至指引球囊處并與指引球囊的內腔相連通,指引導管的后端部固定有安裝座;安裝座上連接有注液管和指引手柄,注液管與第一球囊腔連接,注液管上設有注液閥,安裝座的后端面上安裝有兩個止血閥,兩個止血閥分別位于超聲腔的后端和光纖腔的后端,安裝座上還固定有兩個注液單向閥,兩個注液單向閥分別與超聲腔和光纖腔連接;
內芯穿過止血閥并同軸線插設在指引導管的超聲腔或者光纖腔內,內芯的前端部向前穿出指引導管的前端,內芯的前端部上設有高壓錐形的封閉球囊,內芯內沿軸向方向設有導絲腔和第二球囊腔,導絲腔為前后通透的腔體結構,第二球囊腔與封閉球囊的內腔相連通,內芯的后端部穿出指引導管的后端并連接有固定座,固定座上設有注液接口和內芯手柄,注液接口與第二球囊腔的后端相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未經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4170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