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轉向操縱控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037000.3 | 申請日: | 2018-09-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48447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29 |
| 發明(設計)人: | 松尾成人;杉本吉彥;西村昭彥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捷太格特 |
| 主分類號: | B62D5/04 | 分類號: | B62D5/04;B62D6/00;B62D15/02;B62D1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蘇琳琳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轉向 操縱 控制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能夠提高轉向操縱感并且能夠調整方向盤向中立位置返回的速度的轉向操縱控制裝置。轉向操縱控制裝置具備微機(51),該微機基于轉向操縱扭矩(Trq)控制馬達的驅動以產生輔助力。微機基于轉向操縱扭矩運算基本輔助成分(Tb*)作為輔助力的成分,并且基于作為旋轉角度(θm)的時間變化量的旋轉角速度(ω)運算抑制旋轉角度的急劇變化的阻尼補償成分(Td*)。而且,微機構成為,基于旋轉角速度相對于該阻尼補償成分獨立地運算抑制阻尼補償成分的影響的返回用補償成分(Tr*),在沒有駕駛員的回轉向的操作方向盤向中立位置返回的狀況下,與反映阻尼補償成分一起,使用返回用阻尼補償成分補償所述基本輔助成分。
相關申請的交叉引用
本申請主張于2017年9月12日提出的日本專利申請2017-174791號的優先權,并在此引用包括其說明書、附圖以及摘要的全部內容。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轉向操縱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在日本特開2015-47881號公報中公開了將馬達的扭矩作為輔助力施加于車輛的轉向操縱機構的電動助力轉向裝置。在該電動助力轉向裝置的轉向操縱控制裝置中,為了提高駕駛員的轉向操縱感,運算進行補償的阻尼補償值,以抑制方向盤的旋轉角度亦即轉向操縱角的急劇變化。
在上述日本特開2015-47881號公報中,阻尼補償值的效果也作用于對方向盤打轉向之后,沒有駕駛員的回轉向的操作,方向盤通過自動調心扭矩的作用向中立位置返回的狀況。此時,阻尼補償值的效果是為了抑制轉向操縱角在方向盤向中立位置返回時急劇變化而朝向與方向盤向中立位置返回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發揮作用,結果會阻礙自動調心扭矩。即,方向盤向中立位置返回的速度有可能變慢。即,在提高轉向操縱感與調整方向盤向中立位置返回的速度之間存在權衡選擇的關系。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能夠提高轉向操縱感并且能夠調整方向盤向中立位置返回的速度的轉向操縱控制裝置。
本發明的一個方式的轉向操縱控制裝置具備控制電路,上述控制電路基于操作狀態量控制馬達的驅動,上述操作狀態量隨著駕駛員為了使車輛的轉向輪轉向而對轉向操縱機構的方向盤進行打轉向以及回轉向的操作而變化,上述馬達是施加于上述轉向操縱機構的輔助力的產生源,上述控制電路構成為:基于上述操作狀態量運算基本輔助成分,上述基本輔助成分是應使上述馬達產生的上述輔助力的基礎成分;基于旋轉角速度運算阻尼補償成分,作為為了抑制轉向操縱角急變而補償所述基本輔助成分用的補償成分,所述旋轉角速度是隨著駕駛員的所述操作而變化的所述方向盤的所述轉向操縱角或者能夠換算成該轉向操縱角的旋轉角度的時間變化量;以及基于所述旋轉角速度,與所述阻尼補償成分分開運算返回用阻尼補償成分,作為為了抑制所述阻尼補償成分的影響而補償所述基本輔助成分用的補償成分,在方向盤沒有駕駛員的回轉向的操作而向中立位置返回的狀況下,與所述阻尼補償成分一起,使用所述返回用阻尼補償成分補償所述基本輔助成分。
根據上述方式,在方向盤沒有駕駛員的回轉向的操作而向中立位置返回的狀況下,與阻尼補償成分一起反映所述返回用阻尼補償成分,由此能夠抑制阻尼補償成分的影響。由此,與方向盤處于打轉向中還是處于回轉向中無關,阻尼補償成分的效果作用于駕駛員意圖操作方向盤的狀況下,而在方向盤向中立位置返回的狀況下阻尼補償成分的效果消失。即,即便在方向盤向中立位置返回的狀況下,也能抑制因阻尼補償成分的影響而阻礙自動調心扭矩的情況,由此能夠抑制方向盤向中立位置返回的速度變慢。此時,能夠分別實現轉向操縱感的提高以及方向盤向中立位置返回的速度的調整,由此能夠提高轉向操縱感,并且能夠調整方向盤向中立位置返回的速度。
這里,方向盤向中立位置返回的狀況可與駕駛員是否保持著方向盤的轉向無關地存在。例如,即便駕駛員保持著方向盤的轉向,如果保持著方向盤的力足夠小,也能判斷沒有駕駛員的回轉向的操作,方向盤處于向中立位置返回的狀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捷太格特,未經株式會社捷太格特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3700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