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客車電源控制器及工作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811036388.5 | 申請日: | 2018-09-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74343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21 |
| 發(fā)明(設計)人: | 房麗婷;馬威;陸斌;葉敬偉;楊楊;顧浩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譽軌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R16/03 | 分類號: | B60R16/03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誼專利代理事務所 32225 | 代理人: | 孫彬 |
| 地址: | 213000 江蘇省常州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處理單元 輸出電路 電源控制器 檢測 檢測結果 客車電源 控制器 電路結構 電源控制 接入控制 通用性強 輸出 兩路 發(fā)送 配置 安全 | ||
本發(fā)明涉及電源控制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客車電源控制器及其工作方法,本電源控制器包括:處理單元、檢測單元,以及接入控制電的第一、第二輸出電路;通過檢測單元適于檢測控制電的電壓值,并將檢測結果發(fā)送至處理單元,所述處理單元適于根據(jù)檢測結果切換兩輸出電路輸出;通過本電源控制器及其工作方法能夠有效的對控制電進行檢測并能夠兩路輸出,能夠使得后面的輸出電路更加安全,且電路結構簡單,精度高,穩(wěn)定性好,通用性強,省去因控制電不同配置兩種模塊的繁瑣工作。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電源控制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客車電源控制器及工作方法。
背景技術
青藏客車逆變電源以模塊化形式集成在箱體內,內部為雙模塊配置,互為冗余,當一臺逆變器發(fā)生故障,另一臺逆變電源可實行救援供電。逆變電源分為普通車型及公務車型,輸入主電均為DC600V,輸出均為三相AC380V。主要差異在于控制電,分別為普通車型是DC110V(電壓波動范圍DC77V~DC137.5V),公務車型是DC48V(電壓波動范圍DC39V~DC60V)。由于控制電源差異,逆變電源內部通過控制電源工作的器件如接觸器也按車型不同分別配用DC110V型和DC48V型。
兩種逆變電源工作原理、主電路設計及功能完全相同,僅在于輸入控制電的差異而需單獨配置兩種模塊。且兩種逆變電源外觀無明顯差異,曾出現(xiàn)對公務車型送入DC110V控制電,造成內部通過控制電源工作的器件燒損導致整個逆變電源無法工作的情況,且箱體內兩臺逆變電源模塊直接共用一路控制電,一旦送電,兩臺模塊就同時得電,如運行在某些特殊區(qū)段不需兩臺逆變電源同時工作的,也無法手動停止其中任一臺逆變電源的工作,從而造成能源浪費。所以需要設計一種電源控制器。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電源控制器及其工作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電源控制器,包括:處理單元、檢測單元,以及接入控制電的第一、第二輸出電路;所述檢測單元適于檢測控制電的電壓值,并將檢測結果發(fā)送至處理單元,所述處理單元適于根據(jù)檢測結果切換兩輸出電路輸出。
進一步,所述檢測單元包括:采樣電路、參考電路以及比較電路;其中
所述采樣電路用于采集控制電的電壓信號,并對電壓信號降壓后輸入至比較電路,所述比較電路將降壓后的電壓信號與參考電路輸出的參考電壓值比較后輸出所述檢測結果。
進一步,所述采樣電路包括:降壓電路和保護電路;其中所述降壓電路包括第一集成運放,控制電的正端、負端均分別通過若干電阻與第一集成運放的反相端、同相端相連,以及同相端還通過一電阻接地,反相端通過第一反饋電阻連接第一集成運放的輸出端;所述保護電路包括連接在第一集成運放同相端、反相端之間的且兩個正反并聯(lián)設置的二極管;以及將所述集成運放的輸出端作為采樣電路的輸出端。
進一步,所述參考電路適于通過電源芯片輸出所述參考電壓值至比較電路。
進一步,所述比較電路包括第二集成運放;所述第一集成運放的反相端連接采樣電路的輸出端,其同相端接入?yún)⒖茧妷褐担凰龅谝患蛇\放的同相端與輸出端之間連接有第二反饋電阻;
所述第二集成運放的輸出端還連接有上拉電阻,并適于輸出所述檢測結果。
進一步,所述第一輸出電路包括第一中間繼電器,所述第一中間繼電器適于控制多路輸出;
所述第二輸出電路包括第二中間繼電器,所述第二中間繼電器的輸出端通過一DC-DC變換模塊形成多路輸出;
所述第一、第二輸出電路的各輸出端對應連接后分別通過相應手動開關連接至各逆變電源;其中
若控制電為高壓時,所述處理單元適于控制第一中間繼電器得電以將相應控制電直接通過手動開關接入各逆變電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譽軌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經(jīng)新譽軌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3638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