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車輛座椅、車輛座椅控制系統和車輛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033347.0 | 申請日: | 2018-09-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87755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0 |
| 發明(設計)人: | 劉珍;張良城;劉琳 | 申請(專利權)人: | 寶沃汽車(中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N2/888 | 分類號: | B60N2/88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創嘉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吳國棟;陳慶超 |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區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輛 座椅 控制系統 | ||
本公開涉及一種車輛座椅、車輛座椅控制系統和車輛,車輛座椅包括座椅靠背和設置在座椅靠背上方的頭枕,車輛座椅還包括固定部,設置在固定部上的曲柄滑塊機構,以及用于驅動曲柄滑塊機構中的滑塊上下運動的驅動件,頭枕連接到曲柄滑塊機構中的曲柄或連桿上,滑塊的上下運動可轉化為曲柄或連桿的轉動,以帶動頭枕在同一高度上前后運動。當發生追尾事故時,驅動件驅動頭枕自動向前移動,調節頭枕和乘員頭部之間的距離,對乘員頭部支撐,避免對乘員頸部造成嚴重的揮鞭傷害,當危險信號解除后,頭枕可以在驅動件的帶動下或在自身重力和乘員頭部對頭枕的作用下回位,使頭枕恢復至初始位置。頭枕在同一高度上前后運動,能夠保證對乘員頭部的有效支撐。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車身內飾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車輛座椅、車輛座椅控制系統和車輛。
背景技術
在當代,因交通擁擠等因素引起的汽車追尾事故時有發生,由于頭枕和乘員頭部的間距較大,發生事故時乘員的頭部無有效支撐,造成頸部過渡彎曲,引起揮鞭傷害。現有技術中,為避免在追尾碰撞中對乘員頸部的傷害,通常將頭枕設計為主動式頭枕,例如機械觸發式主動頭枕、氣囊式主動頭枕和信號控制式主動頭枕,在追尾碰撞發生后,機械觸發式頭枕在慣性作用下人體背部觸發位于座椅靠背上的機械連桿裝置,帶動頭枕前移,但是由于在追尾發生后啟動,此時對乘員頭部的傷害可能已經造成,頭枕結構觸發靈敏度較低;氣囊式主動頭枕主要在其固定部分和活動部分之間設置頭枕氣囊,在追尾發生后氣囊起爆,活動部分前移,從而降低對乘員頸部的傷害,雖然氣囊式主動頭枕的靈敏度有所提高,但結構復雜,且起爆穩定性差;信號控制式主動頭枕對追尾事故有一定的預判,在追尾發生前控制電機運動,使頭枕前移,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乘員的頸部傷害,但結構復雜,設置在空間較小的頭枕內部,可設計性較低,影響整體結構的美觀。
發明內容
本公開的第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車輛座椅,該車輛座椅能夠調節頭枕和乘員頭部的間隙,避免追尾事故引起的乘員頸部揮鞭傷害。
本公開的第二個目的是提供一種車輛座椅控制系統,該車輛座椅控制系統包括本公開提供的車輛座椅。
本公開的第三個目的是提供一種車輛,該車輛包括本公開提供的車輛座椅控制系統。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公開提供一種車輛座椅,包括座椅靠背和設置在所述座椅靠背上方的頭枕,所述車輛座椅還包括固定部,設置在所述固定部上的曲柄滑塊機構,以及用于驅動所述曲柄滑塊機構中的滑塊上下運動的驅動件,所述頭枕連接到所述曲柄滑塊機構中的曲柄或連桿上,所述滑塊的上下運動可轉化為所述曲柄或所述連桿的轉動,以帶動所述頭枕在同一高度上前后運動。
可選地,所述曲柄的端部鉸接在所述固定部上,所述固定部上還形成有上下延伸的第一滑槽,所述滑塊可滑動地與所述第一滑槽連接,所述驅動件用于驅動所述滑塊沿所述第一滑槽上下運動。
可選地,所述車輛座椅還包括與所述頭枕相連接的支撐桿,所述曲柄或所述連桿形成為與所述支撐桿套接的管狀結構,所述管狀結構的外壁上形成有鉸接座。
可選地,所述曲柄滑塊機構為多個且間隔設置在所述固定部上,多個所述曲柄滑塊機構中的所述曲柄或所述連桿均與所述頭枕相連接。
可選地,所述固定部上還形成有上下延伸的第二滑槽,所述車輛座椅還包括與多個所述曲柄滑塊機構中的所述滑塊相連接的連接座,所述連接座可滑動地與所述第二滑槽連接,所述驅動件用于驅動所述連接座沿所述第二滑槽上下滑動。
可選地,所述頭枕內設置有可向前彈出并膨脹的氣囊。
可選地,所述座椅靠背的骨架上形成有上下延伸的安裝槽,所述固定部形成為固定在所述安裝槽內且上下延伸的固定板。
根據本公開的第二個方面,還提供一種車輛座椅控制系統,包括上述的車輛座椅,用于控制所述驅動件的控制模塊,以及用于監測與后車間距的檢測模塊,所述控制模塊和所述檢測模塊相連接,所述控制模塊用于根據所述檢測模塊監測到的車距信息控制所述驅動件動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寶沃汽車(中國)有限公司,未經寶沃汽車(中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3334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