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去除材料深度的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811032458.X | 申請日: | 2018-09-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26943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08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幸;李建鋒;徐佳偉;李榮;宋小龍;劉曉坤;白立欣;劉麗慧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航發(fā)動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B11/22 | 分類號: | G01B11/22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權 |
| 地址: | 710021***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去除 材料 深度 檢測 方法 | ||
1.一種去除材料深度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對工件表面過渡圓處進行表面探傷,并標記缺陷部位;
步驟2,對步驟1檢測出的工件缺陷部位的過渡圓尺寸以及外形輪廓進行采樣;采樣時采用樣膏或橡皮泥;未使用的橡皮泥或樣膏保存在恒溫恒濕的裝置中;
步驟3,在步驟1檢測出的缺陷周圍標記修理邊界,然后在修理邊界區(qū)域內對工件的缺陷部位進行修磨;對缺陷部位進行修磨時借助放大鏡對缺陷部位進行放大;采用手動修磨工具對工件的缺陷部位進行修磨;
步驟4,對經步驟3修理后的工件線性顯示部位再次進行表面探傷檢查,若探傷檢查不合格,則重復步驟1~步驟3的操作;若探傷檢查合格,則進行下一步;
步驟5,對經過步驟4處理后工件缺陷部位的過渡圓尺寸及外形輪廓進行采樣;采樣所用樣膏或橡皮泥與步驟2中所用樣膏或橡皮泥為同批制作;
步驟6,將步驟2和步驟5所得樣品的圓弧進行正投影,對比步驟2和步驟5所得樣品的過渡圓尺寸;步驟1中,表面探傷采用磁粉檢測或滲透檢測,步驟4中所采用的探傷方法應與步驟1中所述探傷方法相同, 步驟6中,采用萬能顯微鏡將步驟2和步驟5所得樣品的過渡圓正投影進行放大比對,過渡圓修磨前的半徑和修磨后的半徑之差最大處不超過0.1mm;所述工件待檢測部位為齒輪軸過渡圓;步驟3中,對缺陷部位進行修磨時遵循每次少量多次的原則,并且從缺陷部位向修磨修理邊界處平滑過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航發(fā)動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航發(fā)動力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32458.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