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含釩中和渣的回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029666.4 | 申請日: | 2018-09-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66679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12 |
| 發明(設計)人: | 孟昭揚;曾繁武;楊洪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博融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B7/00 | 分類號: | C22B7/00;C22B34/22;C22B26/20;C30B29/46;C30B7/14;C01F7/7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16450 遼寧***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中和 回收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含釩中和渣的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含釩中和渣、濃硫酸和水混合得到漿液;向漿液中加入還原劑,進行還原浸出;將還原浸出后的漿液固液分離,用硫酸鈉溶液清洗濾渣,獲得含釩浸出液和富鈣渣;向含釩浸出液中加入硫酸銨,并用氨水調節浸出液的pH值,冷卻結晶,固液分離得到銨明礬晶體和中和液;將中和液經過逆流萃取、逆流反萃、逆流再生和逆流洗滌后,獲得高純度硫酸氧釩溶液。本發明含釩中和渣的回收方法,在解決含釩中和渣中釩元素對環境的污染的同時,實現了含釩中和渣中富鈣渣和釩元素高附加值資源化利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廢棄物處理技術,尤其涉及一種含釩中和渣的回收方法。
背景技術
釩是一種有重要的國防戰略資源,堪稱為“工業的維生素”,廣泛應用于鋼鐵、合金、化工、醫藥、原子能和釩電池等領域。自然界中釩礦物有70多種,主要是和其他金屬礦共生,至今沒有發現獨立的釩礦物,釩年產量的88%來自于釩鈦磁鐵礦礦石。我國的釩鈦磁鐵礦和含釩石煤礦資源較豐富,其中含釩石煤礦是我國的另外一大特色的釩礦資源,所含V2O5占我國總儲量的87%,是我國釩鈦磁鐵礦中V2O5儲量的6.7倍。因此,從石煤中提釩也將成為我國利用釩資源的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
酸浸提釩工藝是一種清潔且低能耗的工藝,其原理是采用一定的溫度和酸度條件下,直接采用酸來破壞含釩礦物的晶體結構,經釩釋放出來后被酸溶解,其主要的生產工藝流程為:釩礦(主要是石煤和釩鈦磁鐵礦)→破碎→磨礦→硫酸浸出→中和→溶劑萃取→氧化→沉釩→熱解→五氧化二釩產品,由于酸浸提釩工藝過程沒有焙燒過程,能耗相對較小,避免了煙氣污染等問題,且五氧化二釩的產品純度符合國標要求,因此該提釩工藝在我國得到廣泛的發展。但是該提釩工藝存在硫酸消耗量大、浸出時間長、廢水處理難等問題,由于石灰的價格低廉,原料充足被大量的應用于中和過程。
隨著新能源與電子信息科學的快速發展,V2O5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帶動了釩冶金行業的快速發展,這將導致中和渣的排放量也逐年增加,據統計每生產1t V2O5約產生10~15t的中和渣,然而中和渣中的釩含量可以高達0.8~1.1%,而目前中和渣僅僅堆放處理,并沒有合理有效的處理方法,這不僅造成釩資源的浪費,還潛在對于土壤和水體污染的風險,根據相關的研究結果表明,中和渣中重金屬釩的浸出毒性較高,遠高于國家要求檢出限低于0.05mg·L-1的要求,釩屬于重金屬,其化合物的毒性較大,一旦進入水體或者土壤中,將對水體和土壤造成污染,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最終對人的身體健康造成傷害。鑒于重金屬對于環境的污染,若能將其回收再利用,對于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具有重要的意義。
中國專利(公開號為CN104131169A)描述的是采用石灰進行中和,將得到的中和渣堆存,并沒有進行提釩處理,且其中的鈣資源液僅僅作為建筑材料處理,經分析該專利不適用于釩和鈣的有效分離,富鈣渣且并沒有得到高附加值的應用。中國專利(公開號為CN101717999B)描述的是首先采用純的CaSO4·2H2O,利用醇熱法制備高純度的硫酸鈣晶種或者市售長徑比大于5:1的納米硫酸鈣纖維作為晶種,再以提純后的廢渣石膏為原料,采用醇水熱法制備硫酸鈣晶須,此專利在制備硫酸鈣晶須的過程中的步驟較繁瑣(首先制備高純晶種),且對于晶種的要求較高(長徑比大于5的納米硫酸鈣晶須),同時采用醇水熱合成法制備硫酸鈣晶須需要保持高溫高壓的環境,經分析該專利生產成本高,不易于實現工業化生產。中國專利(公開號為CN101319382B)描述的是將采用海水的鹵水經過蒸發結晶、晶須轉化、過濾洗滌和蒸發析鹽操作,利用鹵水本身的Ca2+和SO42+制備硫酸鈣晶須,此專利不是采用提釩后的富鈣渣制備硫酸鈣晶須,且鹵水蒸發結晶析出硫酸鈣,這一過程需要大量的能量,經分析該專利不適用于采用提釩富鈣渣制備硫酸鈣晶須。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博融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大連博融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2966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