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黃芪莖葉還田生態種植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029550.0 | 申請日: | 2018-09-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006227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10 |
| 發明(設計)人: | 梁建萍;張晉;王夢茹;郝效明;柴智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西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G22/00 | 分類號: | A01G22/00;C05G3/80;C05G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棧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670 | 代理人: | 劉亞娟 |
| 地址: | 030801 山***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黃芪 還田 生態 種植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黃芪莖葉還田生態種植方法,所述黃芪莖葉還田生態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按照常規進行選地、整地、播種和田間管理;(2)黃芪春季返青后經苗期生長、進入開花期,至7月中旬果熟期,行間開溝,深25cm,將地上莖葉1/3剪切為3cm小段翻壓于溝中;(3)隨即覆土,常規田間管理至收獲。本發明方法種植黃芪,產量及品質顯著提高,有效地為黃芪生長提供了綠色肥料,為中藥材的生態種植開辟了新的途徑。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藥材種植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黃芪莖葉還田生態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黃芪是著名的根類藥材,來源于豆科植物蒙古黃芪(Astragalus embranaceusBunge 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莢黃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具有調節免疫功能、抗衰老、抗應激、抗心肌缺血和保護腎臟、肝臟、鎮靜、鎮痛和抗骨質疏松等作用,廣泛應用于臨床配方,素有“十藥八芪”之稱。主要分布于我國黑龍江、內蒙古、山西、河北、陜西、甘肅等地,山西為道地產區,集中分布于渾源、應縣、忻州境內,獨特的水土氣候環境,為黃芪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生態條件。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中藥學家肖培根認為,恒山黃芪化學成分中的皂苷類、黃酮類、多糖類遠遠高于全國其他地區的同類黃芪,“天下第一”名副其實,其品牌優勢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產品供不應求。
但近年來,由于大量無節制的采挖,野生黃芪資源瀕臨枯竭,市場上黃芪藥材主要來源于人工栽培。目前,我國藥材種植大多參照農作物模式,為了追求藥材產量,只注重化肥的施入,忽視土地用養結合和生態環境的保護,致使土壤養分失衡,理化性質發生改變,生態環境的自我調節能力遭到破壞,病蟲害嚴重發生,進而導致藥材品質降低,產量不穩定,嚴重影響了藥材的療效和黃芪產業的壯大和發展。為了切實把黃芪資源優勢變為經濟優勢,打造世界一流黃芪產業,開展綠色生態種植技術研究,保護芪地生態環境,提高黃芪藥材品質,本申請人提出了“以黃芪養黃芪,營養自循環”種植理念,研究制定了莖葉綠肥還田生態種植技術,實現黃芪產業的環境友好健康發展。
基于以上研究理念,本申請人前期對黃芪莖葉作為綠肥進行了品質評價以及施肥效應研究。結果表明:依據全國有機肥料品質分級標準,黃芪各生長時期的莖葉所含有機物含量、營養元素含量均達到了二級以上綠肥標準;以黃芪莖葉作為綠肥施入玉米田后,與其他有機肥、復合肥相比明顯提高了玉米的產量及品質,同時改善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結構,土壤中的蔗糖酶、堿性磷酸酶和多酚氧化酶等活性都明顯提高。為了進一步深入研究莖葉還田對黃芪生長及品質產量的影響,本申請以人工栽培的黃芪2年實生苗為材料,于不同生長期剪切地上莖葉作為綠肥翻壓還田,通過測定黃芪的生長指標、根中三種藥效成分總黃酮、多糖和皂苷的含量,篩選能有效提高黃芪產量和品質、改善土壤生態條件的莖葉還田時間及剪切量,構建黃芪營養自循環生態種植模式,為規范黃芪人工栽培技術奠定基礎,推動黃芪產業健康發展。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黃芪莖葉還田生態種植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黃芪莖葉還田生態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按照常規進行選地、整地、播種和田間管理;
(2)黃芪春季返青后經苗期生長、進入開花期,至7月中旬果熟期,行間開溝,深25cm,將地上莖葉1/3剪切為3cm小段翻壓于溝中;
(3)隨即覆土,常規田間管理至收獲。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2)處理后,使用莖葉填埋劑噴灑裝置均勻噴灑莖葉填埋劑至溝中,每隔7天噴施1次,每次噴施0.8~1.5L/m2,共噴施3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西農業大學,未經山西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2955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運用C4植物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蘆竹無糖快繁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