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熱壓燒結AlON透明陶瓷用石墨模具進行熱壓燒結AlON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024123.3 | 申請日: | 2018-09-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109142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11 |
| 發明(設計)人: | 田庭燕;王震;張微;王穎;吳寧;李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中材人工晶體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8B7/42 | 分類號: | B28B7/42;B28B7/34;B28B11/24;C04B35/58;C04B35/622;C04B35/626;C04B35/64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08 | 代理人: | 岳秀梅 |
| 地址: | 100018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熱壓 燒結 alon 透明 陶瓷 石墨 模具 進行 方法 | ||
一種利用熱壓燒結AlON透明陶瓷用石墨模具進行熱壓燒結AlON的方法,包括模具主體和底座,模具主體包括位于中央的型腔,整個型腔高度為130mm,模具的型腔設有錐度;模具主體的上部和下部分別設有臺階部,底座上部設有與之相對應的凸臺部。型腔內設有多個石墨墊片隔離粉料,所述石墨墊片厚度為4mm,模具的型腔內壁上設有排氣孔,排氣孔為圓形或十字形,排氣孔的數量在模具自下而上的高度方向上逐步減少。提高了燒結產品的致密度,增加了成品率、力學和光學等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陶瓷材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利用熱壓燒結AlON透明陶瓷用石墨模具進行熱壓燒結AlON的方法。
背景技術
氮氧化鋁(AlON)是Al2O3-AlN二元體系中的一個穩定的單相固溶體,是一種透明多晶陶瓷,其強度和硬度高達380MPa和1800kg/mm2,僅次于單晶藍寶石,從近紫外(0.2μm) 到中紅外(6.0μm)有著很好的光學透過性,因此,AlON透明陶瓷可應用于輕型防護和裝甲防彈等對于材料硬度、韌性和透光性都有嚴格要求的應用領域。目前制備AlON透明陶瓷所用AlON粉體的制備方法主要有兩種:高溫固相反應法和氧化鋁還原氮化法。其中,高溫固相反應法的反應機理是以Al2O3和AlN粉體為原料在高溫下進行固相反應得到AlON粉體,該方法工藝簡單,但要求AlN和Al2O3粉必須高純超細,其中高質量的 AlN粉體主要依賴進口,價格較高,導致生產成本較高,同時高溫固相反應法反應速率不易控制,易引起粉體團聚或混合不均勻,從而嚴重影響材料的透光性,因此難以實現產業化。氧化鋁還原氮化法是指采用Al2O3粉體為原料,與C、Al、NH3、H等還原劑混合,隨后在氮氣環境下還原得到AlON粉體,該方法中,主要原料Al2O3粉體純度高、粒度小、性能穩定且價格便宜,同時以碳作為還原劑得到的產品質量穩定可靠,還原氮化反應工藝可控性好,安全、環保,所制備的AlON粉體純度高,因此碳熱還原氮化法制備高純AlON粉具有非常好的應用前景,易實現批量化生產。但上述氧化鋁還原氮化法制備出的AlON粉體,是高溫燒結后得到的,需要經過再進一步的破碎和磨細,該過程增加了工序和生產成本,同時在破碎細磨過程中易引入雜質,降低粉體的質量。
目前AlON透明陶瓷制品的主要制備方法為熱壓燒結與無壓燒結,其中熱壓燒結法是一種機械加壓的燒結方法,把AlON等陶瓷粉末裝在熱壓模具內,在加壓的同時將粉末加熱到燒成溫度,從外部施加壓力補充驅動力,因此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達到致密化,并且獲得具有細小均勻晶粒的顯微結構,石墨模具是常用的模具材料,相對便宜,易加工,且高溫抗蠕變性非常好。但目前在制備過程中,亟待解決的兩個問題是石墨模具的脫模和除氣,由于AlON粉體中含有一定數量的氣體,在熱壓過程中粉體被壓實,粉體中的氣體被壓出,如果排氣不順暢,則被壓出的氣體不能及時排出,留在工件內部,造成氣孔缺陷,使產品部件的致密性下降,影響性能,并使得廢品率增加。同時熱壓燒結成型在高溫下進行,由于高溫下石墨有可能與陶瓷試樣發生反應,造成接觸面的侵蝕或產品粘在模具壁上,脫模困難。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熱壓燒結AlON透明陶瓷用石墨模具。
本發明完整的技術方案包括:
一種熱壓燒結AlON透明陶瓷用石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模具主體和底座,模具主體包括位于中央的型腔,整個型腔高度為130mm,模具的型腔設有(1:9)~ (1:12)的錐度;
模具主體的上部和下部分別設有臺階部,所述臺階部的直徑為130mm,高度為15mm,底座上部設有與之相對應的凸臺部,凸臺部的直徑為130mm,高度為15mm。型腔內設有多個石墨墊片隔離粉料,所述石墨墊片厚度為4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中材人工晶體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北京中材人工晶體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2412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