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彩色馬蹄蓮的高效脫毒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990469.2 | 申請日: | 2018-08-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122317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04 |
| 發明(設計)人: | 張金博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高航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H4/00 | 分類號: | A01H4/00;A01H1/08 |
| 代理公司: | 長沙新裕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趙登高 |
| 地址: | 222002 江蘇省連云***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彩色馬蹄蓮 脫毒 花粉植株 花蕾 剔除 愈傷組織增殖 預處理 花藥 二倍體植株 花藥預處理 分化培養 花藥培養 脫毒效果 誘導培養 愈傷組織 植株 二倍體 倍性 花培 煉苗 水培 接種 移栽 取材 生根 消毒 病毒 群體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彩色馬蹄蓮的高效脫毒方法,該脫毒方法詳細步驟包括:S1、彩色馬蹄蓮花蕾的取材與預處理;S2、花蕾消毒與花藥預處理;S3、花藥接種與誘導培養;S4、愈傷組織增殖培養;S5、愈傷組織分化培養;S6、水培生根;S7、煉苗與移栽;S8、彩色馬蹄蓮非二倍體植株的剔除。本發明的脫毒原理是通過花藥培養途徑獲得了彩色馬蹄蓮花粉植株,花粉植株幾乎不含病毒,再剔除花培群體中的非二倍體雜株,從而獲得脫毒的彩色馬蹄蓮正常倍性植株。本發明操作簡便,脫毒效果顯著,可以極大的提升彩色馬蹄蓮的品質和產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觀賞園藝科學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花藥培養的彩色馬蹄蓮高效脫毒方法。
背景技術
馬蹄蓮(學名:
馬蹄蓮屬原產于非洲中南部,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的環境,不耐寒和干旱。一般認為馬蹄蓮屬植物可分為7個種,不同種的馬蹄蓮可歸為兩群:(1)植株莖葉在原產地冬季不落葉,具有長形、有分枝的地下莖,開白花,泛稱為白花馬蹄蓮;(2)植株莖葉在原產地冬季落葉,地下莖為緊湊的盤形,具有彩色的花苞,統稱為彩色馬蹄蓮。由于彩色馬蹄蓮各個種間均可能雜交,極大的豐富了馬蹄蓮的種質資源,目前市場上彩色馬蹄蓮已培育出紅色、粉紅色、黃色、橙色、紫色等各種色彩艷麗的品種。彩色馬蹄蓮花色豐富多變,花姿高雅,被喻為 2l 世紀的“彩色百合”,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已成為世界性新興而具有發展潛力的球根花卉。在中國彩色馬蹄蓮的引進時間雖然不長,但市場需求量逐年增加。近年來隨著中國的經濟發展以及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改善,人們對新奇花型、色彩花卉的追求也不斷提高。因此在我國栽培種植彩色馬蹄蓮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和極大的經濟效益。
彩色馬蹄蓮可用播種、分株或分球進行繁殖。播種繁殖法一般在育種中才使用,由于彩色馬蹄蓮自然授粉不良,需經人工授粉才能得到種子,而且播種苗需培育3-4年才能開花,難以滿足市場的需求。分株或分球繁殖均屬于無性繁殖,在長期的繁殖過程中病毒會從母體直接傳播到繁殖的后代,從而使植株體內積累大量病毒,導致植株發生病毒病。研究表明常侵染彩色馬蹄蓮的病毒有海芋嵌紋病毒(ZaMV)、芋花葉病毒(DsMV)、黃瓜花葉病毒(CMV)等,感染了病毒病的彩色馬蹄蓮主要表現為葉片扭曲變形、葉面成泡狀、花變葉、佛焰苞殘缺、植株矮化或枯萎等。病毒病不僅影響彩色馬蹄蓮的品質和產量,還會導致彩色馬蹄蓮的種質退化,嚴重制約了我國彩色馬蹄蓮的產業發展。
開發馬蹄蓮的脫毒方法,減少和消除馬蹄蓮病毒病,生產優質脫毒種苗是彩色馬蹄蓮產業化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目前,生產上普遍應用的脫毒方法主要有熱處理、莖尖組織培養、化學藥劑處理以及莖尖微嫁接等方法。這些方法雖然應用廣泛,但都有一定的缺點:熱處理法脫毒對處理的時間和溫度有著很高的要求,隨著處理時間的延長和溫度的提高脫毒也效果越好,但與此同時植物的存活率就越低;莖尖組織培養脫毒和莖尖微嫁接脫毒都需要切取較小的莖尖,這需要較高的操作水平;化學藥劑脫毒通常需要與莖尖組織培養結合起來才能達到一定的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高航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高航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99046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提高香蕉組培苗抗銀離子脅迫能力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地不容組培繁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