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交通指揮斷電應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989990.4 | 申請日: | 2018-08-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92221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06 |
| 發明(設計)人: | 陳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南師大科技園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南京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8G1/095 | 分類號: | G08G1/095;H02J9/06 |
| 代理公司: | 蘇州吳韻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64 | 代理人: | 王銘陸 |
| 地址: | 215100 江蘇省蘇州市吳***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交通 指揮 斷電 應急 方法 | ||
1.一種交通指揮斷電應急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采用具有備用信號燈的交通信號燈設備;
S2,在S1的基礎上,在交通信號燈的旁邊安裝太陽能電池板和蓄電池,太陽能電池板用于向蓄電池充電,蓄電池用于在斷電情況下為交通信號燈供電;
本方法中采用的具有備用信號燈的交通信號燈設備包括支撐板(1)、操控機構(2)、傳動機構(3)、外護機構(4)、清理機構(5)、安裝板(6)、輔助指示牌(7)以及主指示牌(8);所述支撐板(1)的頂端側壁垂直設有所述安裝板(6),所述安裝板(6)的內部嵌入有所述主指示牌(8);所述安裝板(6)的底部設有所述外護機構(4),所述外護機構(4)的內部安裝有所述輔助指示牌(7),所述外護機構(4)固定連接所述傳動機構(3),所述傳動機構(3)固定連接所述操控機構(2),所述操控機構(2)用以驅動所述傳動機構(3)轉動,所述傳動機構(3)用以控制所述外護機構(4)的開合;所述安裝板(6)的內部設有所述清理機構(5),所述清理機構(5)用以對所述主指示牌(8)進行清理;
所述外護機構(4)包括箱體(41)和保護蓋板(42),所述箱體(41)設于所述安裝板(6)的底面,所述箱體(41)為一面開口的空腔結構,所述箱體(41)的側面鉸接有所述保護蓋板(42),所述箱體(41)的內壁安裝有所述輔助指示牌(7);所述保護蓋板(42)的轉動角度為0°-60°,所述保護蓋板(42)位移最高點置于所述輔助指示牌(7)的頂部;
所述操控機構(2)包括盒體(21)、傳動桿(22)、把手(23)、限位旋鈕(24)以及開關盒(25),所述盒體(21)設于所述支撐板(1)的外壁,所述盒體(21)的內部底層設有所述開關盒(25),所述開關盒(25)的頂部設有所述把手(23),所述把手(23)固定連接所述傳動桿(22),所述盒體(21)的內壁開有環狀的限位槽(211),所述限位槽(211)位于所述傳動桿(22)的外部,所述把手(23)通過所述限位旋鈕(24)固定連接所述限位槽(211);
所述傳動機構(3)包括轉柱(31)、第一收卷筒(32)、牽引繩(33)以及第二收卷筒(34),所述第二收卷筒(34)的中心處垂直固定連接所述傳動桿(22),所述第二收卷筒(34)的頂部設有所述第一收卷筒(32),所述第一收卷筒(32)與所述第二收卷筒(34)相互垂直分布,所述牽引繩(33)的一端纏繞于所述第一收卷筒(32)的外壁,所述牽引繩(33)的另一端纏繞于所述第二收卷筒(34)的外壁,所述第一收卷筒(32)、所述第二收卷筒(34)均轉動設于所述支撐板(1)的內部,所述第二收卷筒(32)側壁中心處垂直設有所述轉柱(31),所述轉柱(31)與所述保護蓋板(42)的鉸接處固定連接;
所述清理機構(5)包括轉動電機(51)、主動轉桿(52)、刮擦機構(53)、上輸送帶(54)、從動轉桿(55)以及下輸送帶(56),所述主動轉桿(52)、所述從動轉桿(55)對稱分布于所述主指示牌(8)的兩側,所述主動轉桿(52)、所述從動轉桿(55)的外壁頂端纏繞有所述上輸送帶(54),所述主動轉桿(52)、所述從動轉桿(55)的外壁底端纏繞有所述下輸送帶(56),所述上輸送帶(54)、所述下輸送帶(56)對稱分布,所述刮擦機構(53)垂直固定于所述上輸送帶(54)、所述下輸送帶(56)外壁,所述刮擦機構(53)等距分布有若干個,所述上輸送帶(54)位于所述主指示牌(8)的頂部,所述下輸送帶(56)位于所述主指示牌(8)的底部;
所述刮擦機構(53)包括外板(531)、海綿板(532)以及連接柱(533),所述連接柱(533)對稱設于所述外板(531)的內壁頂端和底端,所述連接柱(533)分別垂直固定連接所述上輸送帶(54)、所述下輸送帶(56),所述外板(531)的內壁中部膠合有所述海綿板(532),所述海綿板(532)與所述主指示牌(8)的外壁相互貼合;
所述安裝板(6)的外壁開有第一流通槽(61)和第二流通槽(62),所述上輸送帶(54)、所述下輸送帶(56)置于所述第一流通槽(61)的內部,所述第一流通槽(61)的兩端對稱設有所述第二流通槽(62),所述第二流通槽(62)的內部貫穿有所述刮擦機構(53);
在主指示牌(8)正常工作時,輔助指示牌(7)處于未工作狀態,保護蓋板(42)與箱體(41)配合密封在一起,從而對輔助指示牌(7)進行保護;
在下雨天時,維護人員可啟動轉動電機(51)帶動主動轉桿(52)轉動,進而帶動上輸送帶(54)、下輸送帶(56)轉動,進而帶動從動轉桿(55)轉動,在上輸送帶(54)、下輸送帶(56)轉動的過程中,刮擦機構(53)跟隨轉動,上輸送帶(54)、下輸送帶(56)沿著第一流通槽(61)運動,刮擦機構(53)也會不斷的穿出第二流通槽(62),當刮擦機構(53)經過主指示牌(8)外部時,海綿板(532)便會將主指示牌(8)上的水吸走,從而不斷的擦拭主指示牌(8)的表面,保證主指示牌(8)能夠正常的展示,避免積水影響行人、司機觀看;
當主指示牌(8)損壞時,維護人員可打開盒體(21),擰松限位旋鈕(24),便可握住把手(23)并搖動把手(23),把手(23)在轉動的過程中會帶動傳動桿( 22) 轉動,進而帶動第二收卷筒(34)轉動,進而將牽引繩(33)收卷到第二收卷筒(34)上,牽引繩(33)在轉動過程中會帶動第一收卷筒(32)轉動,第一收卷筒(32)轉動時會帶動轉柱(31)轉動,進而帶動保護蓋板(42)向上運動,當保護蓋板(42)轉動60°時便會轉至極限位置,此時操作人員便無法再轉動把手(23),隨后操作人員便可擰緊限位旋鈕(24),使得限位旋鈕(24)擰入到限位槽(211)內,便可實現對于把手(23)的限位,此時保護蓋板(42)便可被限位;此時,輔助指示牌(7)便可直接暴露出,此時來往車輛、行人便可按照輔助指示牌(7)的指示行動,從而有效的保證了交通穩定,不會混亂,無需等待臨時信號燈;當是大雨天氣時,傾斜結構的保護蓋板(42)能夠將雨水散去,并且當保護蓋板(42)轉動至極限位置時,保護蓋板(42)便可置于輔助指示牌( 7) 的頂部,從而不會影響到司機、行人的觀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南師大科技園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南京師范大學,未經蘇州南師大科技園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南京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989990.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