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交通擁堵判定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989870.4 | 申請日: | 2018-08-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84702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20 |
| 發明(設計)人: | 李云霞;陳金佳;康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8G1/01 | 分類號: | G08G1/01;G06Q10/06;G06Q50/26 |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華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陳選中;何凡 |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擁堵 特征參數 判定 交通 城市交通擁堵 指數計算公式 層次分析法 車輛運行 道路擁堵 判定過程 綜合考慮 城市道路 離線 通暢 通行 | ||
1.一種交通擁堵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確定交通擁堵的特征參數;
S2、運用層次分析法,離線確定特征參數的權值;
S3、根據擁堵指數計算公式、特征參數及特征參數的權值,判定交通擁堵等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擁堵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1中,所述交通擁堵的特征參數包括歸一化車流量空間占有率和歸一化平均速度
所述歸一化平均速度的計算公式為:
其中,v為當前行駛路段上單位時間內的平均速度;
vp為當前行駛路段允許行駛速度的上限值;
所述歸一化車流量的計算公式為:
其中,f為當前行駛路段上單位時間內車流量;
fp為當前行駛路段歷史最大車流量;
所述空間占有率的計算公式為:
其中,lo為單位時間內測得當前行駛路段上所有車輛占用的長度;
l為當前行駛路段的總長度。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交通擁堵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2具體為:
S21、建立三個特征參數的判斷矩陣;
S22、對判斷矩陣中的三個特征參數進行重要性排序,進而確定每個特征參數的權值;
S23、對判定矩陣的權值進行一致性檢驗,并判斷其檢驗結果是否小于0.1,
若是,則進入步驟S24;
若否,則修改當前判斷矩陣的取值,并返回步驟S22;
S24、完成特征參數的權值確定。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交通擁堵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21中三個特征參數分別為歸一化車流量、空間占有率和歸一化平均速度;
所述判斷矩陣B為三個特征參數兩兩比較其重要性而構建的標度矩陣;
建立的判斷矩陣B為:
其中,i≤3,j≤3;
bij為特征參數Bi與Bj的相對重要性的標度值,其確定方法為:
當標度為1時,參數Bi與參數Bj同樣重要;
當標度為3時,參數Bi與參數Bj相比,Bi比Bj稍微重要;
當標度為5時,參數Bi與參數Bj相比,Bi比Bj較強重要;
當標度為7時,參數Bi與參數Bj相比,Bi比Bj強烈重要;
當標度為9時,參數Bi與參數Bj相比,Bi比Bj極端重要;
當標度為2、4、6和8時,為標度為1、3、5、7和9中兩相鄰判斷的中間值。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交通擁堵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22 中特征參數歸一化車流量、空間占有率和歸一化平均速度的最大特征向量分別為M1、M2和M3;
其中,M1=b11*b12*b13,M2=b21*b22*b23,M3=b31*b32*b33;
所述特征參數歸一化車流量、空間占有率和歸一化平均速度的權值分別為和
其中,
所述和的歸一化權值向量W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電子科技大學,未經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989870.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