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立體車庫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934109.0 | 申請日: | 2018-08-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708610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10 |
| 發明(設計)人: | 孫亮波;桂慧;劉鑫月;楊亞濤;凡龍;姚雙滋;蔡振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輕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4H6/22 | 分類號: | E04H6/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崔振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立體車庫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立體車庫,屬于停車車庫技術領域。立體車庫包括庫體、升降系統和平移系統。庫體開設有出入口,出入口處設置有與庫體鉸接的門板,庫體內部設置有多層間隔設置的停車基臺,且停車基臺具有出車部;停車基臺沿豎直方向開設有升降開口,多個升降開口共同限定升降通道。升降系統包括用于放置載車平臺的升降臺以及升降驅動部,升降臺與出車部對應設置,升降臺位于升降通道中;升降驅動部用于驅動升降臺沿豎直方向上作往復運動。平移系統包括推動機構以及設置于停車基臺上的平移軌道,推動機構可活動地設置于停車基臺上,推動機構能夠夾持升降臺上的載車平臺并推動載車平臺在平移軌道上滑動。該立體車庫空間利用率較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停車車庫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立體車庫。
背景技術
截至2017年底,中國汽車保有量達到3.1億輛,也就是平均3到4人一臺汽車,機動車擁有量的增長速度遠遠超過停車基礎設施的增長速度,停車難問題已經成為城市的一個普遍現象。機械式立體車庫是解決城市靜態交通問題的重要途徑。
然而,現有的立體車庫空間利用率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種立體車庫,該立體車庫空間利用率較高。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立體車庫,包括:庫體、升降系統以及平移系統;
庫體開設有出入口,出入口處設置有與庫體鉸接的門板,庫體內部設置有多層間隔設置的停車基臺,停車基臺限定停車空間,且停車基臺具有出車部;停車基臺沿豎直方向開設有升降開口,多個停車基臺沿豎直方向依次間隔設置,沿豎直方向的多個升降開口共同限定升降通道;
升降系統包括升降機構,升降機構設置于升降通道中;升降機構包括升降臺以及升降驅動部,升降臺與出車部對應設置,升降臺限定暫停空間,暫停空間被構造為用于放置載車平臺,升降臺位于升降通道中;升降驅動部沿豎直方向延伸,升降臺與升降驅動部傳動連接,升降驅動部被構造為驅動升降臺沿豎直方向上作往復運動;
平移系統包括推動機構以及設置于停車基臺上的平移軌道,平移軌道包括橫向軌道和縱向軌道;橫向軌道沿第一預設方向延伸,多個橫向軌道沿與第一預設方向垂直的第二預設方向間隔分布于停車基臺上;縱向軌道沿第二預設方向延伸,多個縱向軌道沿第一預設方向間隔分布于停車基臺上,橫向軌道與縱向軌道交錯分布并且橫向軌道與縱向軌道在交叉口連通,出車部連通橫向軌道和縱向軌道;
推動機構可活動地設置于停車基臺上,推動機構具有第一狀態和第二狀態:
第一狀態為推動機構遠離載車平臺的狀態;
第二狀態為推動機構夾持升降臺上的載車平臺并推動載車平臺在平移軌道上滑動的狀態。
進一步地,在本發明的一種實施例中:
推動機構包括橫向推動部、縱向推動部以及第一驅動機構;
橫向推動部沿第一預設方向可滑動地設置于停車基臺上,橫向推動部可轉動地設置有第一夾持部,第一夾持部被構造為用于夾持或遠離載車平臺,橫向推動部在第一驅動機構的驅動下推動載車平臺沿橫向軌道上滑動;
縱向推動部沿第二預設方向可滑動地設置于停車基臺上,縱向推動部可轉動地設置有第二夾持部,第二夾持部被構造為用于夾持或遠離載車平臺,縱向推動部在驅動機構的驅動下推動載車平臺沿縱向軌道上滑動。
進一步地,在本發明的一種實施例中:
橫向推動部包括橫向滑動件以及橫向支撐件,橫向滑動件可沿第一預設方向可滑動地設置于停車基臺上并與第一驅動機構傳動連接,橫向支撐件凸設于橫向滑動件上;
第一夾持部包括第一支撐件、第一夾持架以及第一夾持驅動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輕工大學,未經武漢輕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93410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立體車庫平移系統以及立體車庫
- 下一篇:適用于樓間過道的立體車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