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停放制動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921485.6 | 申請日: | 2018-08-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094604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26 |
| 發明(設計)人: | 趙春光;常程城;趙鵬;李業明;張慶爽;王正杰;王振;趙彥利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北京縱橫機電技術開發公司;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機車車輛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61H11/06 | 分類號: | B61H1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韓嫚嫚;王春光 |
| 地址: | 10008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停放 主制動 停放制動裝置 活塞 主活塞 制動缸體 軸向移動 制動腔 缸體 拉桿 絲杠 軌道交通車輛 制動功能 彈性件 活塞桿 穿出 副卡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停放制動裝置,包括:主制動缸體,具有主制動腔及能軸向移動的設置在所述主制動腔中的主活塞,所述主活塞的一側連接有能穿出所述主制動缸體的活塞桿,所述主活塞的另一側連接有絲杠副;停放制動缸體,具有停放制動腔及能軸向移動的設置在所述停放制動腔中的停放活塞,所述停放活塞的一側連接有停放拉桿,所述停放活塞的另一側與所述停放制動缸體之間連接有彈性件,所述停放拉桿的端部能與所述絲杠副卡設或分離。本發明的停放制動裝置,能實現軌道交通車輛的停放制動功能,其結構簡單,體積較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軌道交通車輛的制動控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停放制動裝置。
背景技術
在一些工況下,軌道交通車輛需要使用停放制動功能。該功能一旦應用,可保證列車在一個相對長的時間里實現制動,而不論這段時間內整車或制動系統是否被激活。
目前的軌道交通車輛的停放制動功能是通過彈簧儲能式停放制動缸實現的。該彈簧儲能式停放制動缸與主制動缸裝配在一起,各配備一條氣路。在列車正常運行時,制動由主制動缸完成,其連接管路的壓力變化控制著主制動缸的輸出力變化;同時彈簧儲能式停放制動缸內充有一定壓力的壓縮空氣,保證彈簧被壓縮到停放制動的非施加位置。在列車需要施加停放制動時,排出停放制動缸的壓縮空氣,停放制動彈簧力會隨著壓縮空氣的排出而輸出,從而實現停放制動功能。
該現有技術的彈簧儲能式停放制動缸需要更長的傳力路徑,其結構復雜,機械效率低,從而導致體積較大、重量較重,且模塊化程度低,維護操作復雜,產品可維護性較差,全壽命周期成本較高。另一方面,該彈簧儲能式停放制動缸需要依靠彈簧儲能后的釋放來實現停放制動功能,其消耗的壓縮空氣多,能耗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停放制動裝置,能實現軌道交通車輛的停放制動功能,其結構簡單,體積較小。
本發明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停放制動裝置,包括:
主制動缸體,具有主制動腔及能軸向移動的設置在所述主制動腔中的主活塞,所述主活塞的一側連接有能穿出所述主制動缸體的活塞桿,所述主活塞的另一側連接有絲杠副;
停放制動缸體,具有停放制動腔及能軸向移動的設置在所述停放制動腔中的停放活塞,所述停放活塞的一側連接有停放拉桿,所述停放活塞的另一側與所述停放制動缸體之間連接有彈性件,所述停放拉桿的端部能與所述絲杠副卡設或分離。
在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中,所述主制動缸體上設有進氣口,所述主制動腔通過所述主活塞分割為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進氣口與所述第二腔相連通,所述活塞桿位于所述第一腔內,所述絲杠副位于所述第二腔內。
在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中,在所述停放拉桿的端部與所述絲杠副相分離的狀態下,通過所述進氣口向所述第二腔內通入壓縮空氣,所述主活塞的活塞桿自所述第一腔內伸出;在所述第二腔內的壓縮空氣自所述進氣口排出的狀態下,所述主活塞的活塞桿縮回至所述第一腔內。
在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中,在所述停放拉桿的端部與所述絲杠副相卡設的狀態下,通過所述進氣口向所述第二腔內通入壓縮空氣,所述主活塞的活塞桿自所述第一腔內伸出;在所述第二腔內的壓縮空氣自所述進氣口排出的狀態下,所述主活塞的活塞桿保持于自所述第一腔內伸出的狀態。
在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停放制動缸體設有進風口,所述停放制動腔通過所述停放活塞分割為第三腔和第四腔,所述進風口與所述第三腔相連通,所述停放拉桿位于所述第三腔內,所述彈性件位于所述第四腔內。
在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中,所述絲杠副包括連接在所述主活塞另一側的絲杠及螺紋連接在所述絲杠上的棘輪螺母,所述停放拉桿的端部設有棘舌,所述棘舌能與所述棘輪螺母卡設或分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北京縱橫機電技術開發公司;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機車車輛研究所,未經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北京縱橫機電技術開發公司;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機車車輛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92148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軌道車輛及其車鉤箱
- 下一篇:動車智能上水裝置及其上水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