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溫敏性氧化石墨復合水凝膠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916383.5 | 申請日: | 2018-08-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05395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9 |
| 發明(設計)人: | 王斌;馬祥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8F220/56 | 分類號: | C08F220/56;C08F220/06;C08F222/38;C08K3/04;C08J3/07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2001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溫敏性 氧化 石墨 復合 凝膠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溫敏性氧化石墨復合水凝膠及其制備方法,屬于高分子化工技術領域。具體按以下步驟實施:首先通過改良過的Hummers法制備氧化石墨,進而在超聲輔助下將氧化石墨和聚合單體分散到水溶液中,保溫反應即可獲得溫敏性聚(丙烯酸/雙丙酮丙烯酰胺/丙烯酰胺)/氧化石墨復合水凝膠。水凝膠制備過程中無需多步驟反應,無需通N2處理,方法簡單易行。本發明制備的復合水凝膠具有合適的保水性、良好的熱縮敏感性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溫敏性氧化石墨復合水凝膠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價廉易得的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雙丙酮丙烯酰胺(DAAM)等單體既可單獨聚合成聚合物,也可與很多其它單體聚合形成共聚物,因為它們本身含有親水性基團,使聚合物具有一定的吸水性。雖然DAAM的均聚物不溶于水,但有“水呼吸性”,吸水率可達自重的20%-25%,且環境濕度低于60%時,所吸收的水分又能夠釋放出來;同時又可與組分中其它親水性成分呈現兩親性,從而使材料的保水性兼具溫敏性。
水凝膠是一種以水為分散介質、具有強吸水能力的高分子網絡彈性材料。作為高吸水性、保水性材料之一,水凝膠已被廣泛用。如干旱地區的抗旱,石油開采、造紙、化妝品、蔬菜保鮮等領域。由于常用的保水劑吸水能力過強,會過度吸收周圍環境水分而釋放水分的能力較差,不能很好維持特定的環境濕度要求(如植物生長)。因此,開發溫敏型且保水能力合適的保水劑,溫度低時吸收環境水分,溫度高時又能夠緩慢釋放水分,形成環境所需的微域濕潤環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氧化石墨價廉易得,在大規模生產中具有很大優勢。因為碳層結構含有羧基、羥基等親水基團,使其表現出親水性,易分散于有機相和水中,表面和層間能夠吸附大量的水分子。另一方面作為三維骨架,能夠很好地保持水凝膠的強度。AA、AM和DAAM共聚物不僅具有水凝膠的彈性、吸水性和保水性等優點,同時還具有熱縮敏感性,從而能夠很好地擴展氧化石墨的綜合應用領域。雖然聚合物/氧化石墨在復合材料方面,已經被做了很多研究工作,但制備復合水凝膠的方法都比較復雜,用于研究溫敏性水凝膠的則相對更少。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溫敏性氧化石墨復合水凝膠。該材料具有合適的吸水性、良好的溫敏性等優點。
本發明為實現發明目的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1)按石墨粉和高錳酸鉀質量比1:6的比例將高錳酸鉀先置于干燥容器中,再把石墨粉分批緩慢覆蓋在高錳酸鉀上面;分別量取按石墨粉與濃硫酸質量體積比1:120的濃硫酸以及石墨粉與濃磷酸(85%)質量體積比1:13.3的濃磷酸加入到容器中;
(2)恒溫水浴保持步驟(1)的混合液在50±1℃,磁力攪拌12h后置于陰涼處自然冷卻至室溫,將上述反應液倒入裝有去離子水事先結成冰的塑料燒杯中,去離子水按石墨粉去離子水質量體積比1:400的比例量取;緩慢滴加按石墨粉與30%H2O2質量體積比1:1.5比例的30%H2O2,以除去多余的氧化劑;
(3)取出容器,保鮮膜密封口后于陰暗處靜置24h。抽濾,濾餅先用少量5%HCl洗滌3次,再用去離子水洗滌至中性,繼續抽濾至無水分離出來,得氧化石墨糊狀產品;
(4)按質量體積比1:40的比例稱取步驟(3)制備的氧化石墨和去離子水置于容器中,攪拌使其充分溶脹,將容器置于超聲清洗器中超聲1.5~2h使其分散;
(5)稱取按氧化石墨丙烯酸(AA)質量比1:3的AA,室溫下邊攪拌邊滴加體積比1:1的氨水至溶液為中性;再加入按氧化石墨雙丙酮丙烯酰胺(DAAM)質量比1:0~6的DAAM,最后加入按氧化石墨丙烯酰胺(AM)質量比1:4的AM,攪拌使固體完全溶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理工大學,未經安徽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91638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