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互聯網的核磁共振探測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910111.4 | 申請日: | 2018-08-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06174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21 |
| 發明(設計)人: | 肖立志;鄭文斌;廖廣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 主分類號: | G01V3/32 | 分類號: | G01V3/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吳會英;黃健 |
| 地址: | 102249***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核磁共振 測井數據 探測系統 云端服務器 地面系統 井下 互聯網 核磁共振測井 分布式計算 快速處理 同步傳輸 反演 構建 申請 存儲 采集 發送 傳輸 石油 開發 | ||
1.一種基于互聯網的核磁共振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核磁共振井下探測系統、核磁共振地面系統、以及云端服務器;其中,
所述核磁共振地面系統,用于獲取所述核磁共振井下探測系統發送的測井數據,并將所述測井數據同步傳輸至云端服務器;
所述云端服務器,用于根據所述核磁共振地面系統傳輸的測井數據進行分布式計算處理,獲得反演結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核磁共振地面系統包括:與所述核磁共振井下探測系統連接的數據傳輸裝置;
所述數據傳輸裝置,用于將所述測井數據同步傳輸至云端服務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核磁共振地面系統還包括:與所述核磁共振井下探測系統連接的數據存儲裝置;
所述數據存儲裝置,用于存儲所述核磁共振井下探測系統發送的測井數據。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核磁共振井下探測系統包括:物聯網模塊和處理器;
所述物聯網模塊,用于存儲所述核磁共振井下探測系統的物聯網標識;
所述處理器,用于為所述核磁共振井下探測系統采集的測井數據添加所述物聯網標識后,發送至所述核磁共振地面系統。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測井數據包括所述核磁共振井下探測系統的工作狀態參數和所述核磁共振井下探測系統采集的核磁共振數據。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核磁共振數據包括自旋回波串數據;
所述云端服務器,具體用于采用分布式計算處理,對所述自旋回波串數據進行多指數反演,獲得所述反演結果。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云端服務器包括:識別裝置和數據處理裝置;
所述識別裝置,用于接收客戶端的訪問請求,識別所述客戶端的類型;
所述數據處理裝置,用于根據所述訪問請求,將相應的測井數據的數據格式轉換為與所述客戶端的類型匹配的數據格式,并返回給所述客戶端。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核磁共振地面系統,用于將所述探測裝置工作狀態參數傳輸給探測裝置生產商,以使所述探測裝置生產商對所述探測裝置工作狀態參數進行分析,并返回分析結果;
所述核磁共振地面系統,還用于接收所述分析結果。
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核磁共振地面系統還包括:云計算服務選擇裝置;
所述云計算服務選擇裝置,用于查詢所述云端服務器當前的計算能力是否滿足計算所述測井數據;若是,則向所述數據傳輸裝置發送第一指示,若否,則向所述數據傳輸裝置發送第二指示;
所述數據傳輸裝置,具體用于根據所述第一指示,將所述測井數據同步傳輸至云端服務器;
所述數據傳輸裝置,還具體用于根據所述第二指示,將所述測井數據發送到提供商業化服務的云計算平臺。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測井數據包括核磁共振測井過程中的井筒深度、測井速度、頻率、脈沖寬度、探測深度、極化時間、以及回波間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未經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910111.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