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管道減壓式快速交通運輸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910010.7 | 申請日: | 2018-08-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271566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24 |
| 發明(設計)人: | 劉鳳鳴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康華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1B13/10 | 分類號: | B61B13/10;B61B13/12;B60L13/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85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管道內腔 快速交通 運輸裝置 運行管道 運載結構 封堵式 單向氣流 驅動結構 驅動系統 管道壁 減壓式 可伸縮連接 封堵結構 管道結構 減壓結構 控制系統 連接結構 氣流流向 運行導軌 運行阻力 制動系統 可控的 延伸性 可用 車廂 包圍 開發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管道減壓式快速交通運輸裝置,其包括運行管道、運行導軌、運載結構、控制系統、制動系統和驅動系統。所述運行管道為由管道壁包圍的延伸性管道結構,所述管道壁上安裝有氣流流向可控的單向氣流窗,所述驅動系統包括位于管道內的可沿著管道運行的管道內腔封堵式運行驅動結構、管道內腔運行封堵結構和管道內腔封堵式運行減壓結構。所述運載結構為車廂式結構。所述連接結構包括柔性可伸縮連接結構。本發明由于在運行管道上安裝了單向氣流窗及管道內腔封堵式運行驅動結構,可顯著降低運載結構的運行阻力。本發明與現行快速交通運輸裝置相比,具有效率高,成本低,速度快,安全性高等特點,可用于新型快速交通運輸裝置的開發。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管道減壓式快速交通運輸裝置,屬于車輛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我們的生活中,常用的運輸工具有汽車、火車、飛機、船舶、電動車、摩托車等。其中,汽車的種類很多,按照用途可分為主要供人員乘坐的載客汽車、主要用于運載貨物的載貨汽車、用于建筑工程、農業生產、運動競技等的特殊用途汽車;按照對道路的適應性可分為普通汽車和越野車;按照動力裝置類型可分為活塞式內燃機汽車、電動汽車、燃氣輪汽車。飛機的種類也很多,按照用途可分為民用客運飛機、軍用運輸飛機、軍用戰斗飛機等;按照發動機的類型可分為螺旋槳飛機和噴氣式飛機。火車有普通列車、磁懸浮列車和高速列車等。目前美國正在開發的管道超級高鐵代表未來高速軌道交通的一個發展方向,但維持其管道的真空及懸浮狀態運行是目前亟待解決的技術難題。另外在美國正在開發的地下隧道快速運行系統,也以其高昂的建設成本和運營成本為代價。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人們對如何提高對時間的利用效率越來越高,節約時間也就成為提高效率的代名詞,因此開發一種既具有火車和汽車地面運輸的便捷性,又具有飛機運行速度而節約時間的快速交通工具,具有非常重要的實用價值。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更加運行穩定便捷快速的交通運輸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管道減壓式快速交通運輸裝置,包括:運行管道、運行導軌、運載結構、控制系統、制動系統和驅動系統,具有如下特征:
1)所述運行管道為由管道壁包圍的延伸性管道結構,所述管道壁上安裝有氣流流向可控的單向氣流窗;
2)所述驅動系統包括位于所述運行管道內的管道內腔封堵式運行驅動結構;所述管道內腔封堵式運行驅動結構為位于所述運載結構運行前方的不透空氣的可封閉大部分運行管道內腔橫斷面的安裝有驅動其自身前后運行的驅動裝置的塞狀管道封堵式運行驅動結構;
3)所述驅動系統包括位于所述運行管道內的管道內腔運行封堵結構;所述管道內腔運行封堵結構為位于所述運載結構運行后方的不透空氣的可封閉大部分運行管道內腔橫斷面的可以前后運行的塞狀管道內運行封堵結構;
4)所述運行管道內以所述運載結構運行方向從前往后順序排列有所述管道內腔封堵式運行驅動結構、一個或一個以上的所述運載結構、管道內腔運行封堵結構;
5)所述管道內腔封堵式運行驅動結構與所述運載結構之間不設置直接剛性連接。
所述塞狀管道封堵運行驅動結構發揮雙重作用,既作為將管道內空氣通過單向氣流窗排出管道外的驅動裝置,使管道內局部形成半真空狀態,同時也是運載結構向前運行的驅動裝置,這種半真空狀態與運載結構后方形成壓差,產生施加到運載結構后部的向前推動力。
所述單向氣流窗包括被動開啟式單向氣流窗和機械動能主動開啟式單向氣流窗:
1)所述被動開啟式單向氣流窗為由所述運行管道內外氣壓差啟動的被動開啟式單向氣流窗式結構,包括所述運行管道內氣壓大于所述運行管道外氣壓時的外向被動開啟式單向氣流窗;所述被動開啟式單向氣流窗分布于所述運行管道壁的多個部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康華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康華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91001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