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香椿降糖茶包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864694.1 | 申請日: | 2018-08-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850301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23 |
| 發明(設計)人: | 王趙改;蔣鵬飛;張樂;史冠營;程菁菁;王曉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省農業科學院 |
| 主分類號: | A23F3/14 | 分類號: | A23F3/14;A23F3/06 |
| 代理公司: | 鄭州豫開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31 | 代理人: | 朱俊峰 |
| 地址: | 450000 ***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香椿 降糖茶 紅茶 稱重 制備 發酵 臨床治療過程 西洋參 炒決明子 充分混合 粉碎過篩 微粉碎機 機械制 青錢柳 甜葉菊 重量稱 桑葉 大麥 篩子 中草藥 分裝 降糖 溶出 小袋 選料 破碎 保存 | ||
一種香椿降糖茶包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選料:選取合格的香椿發酵紅茶、炒決明子、炒大麥、青錢柳、三七、西洋參、炒桑葉和甜葉菊為原料;(2)粉碎過篩:為了增大有效成分的溶出,提高產品的降糖效果,分別將上述原料放入超微粉碎機中,破碎成300~350目的粉末,然后過300目的篩子;(3)稱重:按重量稱取粉碎過的原料;(4)混合:將稱重后的粉末充分混合均勻;(5)包裝:將混合后的粉末分裝成1~5g的小袋,即制成香椿降糖茶包。本發明利用香椿發酵紅茶和多種中草藥為原料研制降糖茶,豐富了茶的種類,增加了茶的功能性,保存了中國傳統茶文化的習慣,體現了臨床治療過程中中西醫相結合的理論,符合現代化機械制茶的新技術特征。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學保健茶制作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香椿降糖茶包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糖尿病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紊亂綜合征,是全世界最主要的具有遺傳傾向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之一。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來糖尿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全球糖尿病患者數已增至3.66億人,而中國糖尿病的患病人數已高居全球首位。目前臨床上治療糖尿病主要靠西藥治療和注射胰島素,但均有一定的副作用,且長期使用容易產生耐藥性。因此,具有降血糖效果的功能性食品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如降糖飲料、降糖茶、降糖速溶粉等很多降糖產品,尤其是降糖茶攜帶方便,同時又符合人們愛喝茶的習慣,目前占有很大的市場份額。然而,國內市場上的降糖茶口感和功能性相對較差,消費者信心不足,對保健品及功能食品行業發展極為不利,急需研制一種適于糖尿病患者可以長期飲用、口感較好、攜帶方便、且具有一定降糖效果的功能性茶包。
香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香椿降糖茶包的制備方法,在原料選取上,以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能力作為判斷依據,從十余種藥食同源的原料中進行篩選、復配、效果評價;在加工工藝上,采用發酵技術和超微粉碎技術減小顆粒度,增加有效成分的溶出,增強人體的消化吸收能力,采用烘箱烘烤技術和炒制技術使口感醇厚,增加茶的香氣成分。結果顯示,經過上述工藝改進和原料的篩選復配,本發明研制的香椿降糖茶包無論是從體外降糖效果還是從口感上均有較大的提升和改善。同時通過體內試用部分人群顯示,長期(3個月)持續飲用該茶包,中間與西藥間斷服用配合,能有效防止血糖升高且有穩定血糖作用,減少長期持續服用西藥給人體帶來的負面作用。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香椿降糖茶包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料:選取合格的香椿發酵紅茶、炒決明子、炒大麥、青錢柳、三七、西洋參、炒桑葉和甜葉菊為原料;
(2)粉碎過篩:為了增大有效成分的溶出,提高產品的降糖效果,分別將上述原料放入超微粉碎機中,破碎成300~350目的粉末,然后過300目的篩子;
(3)稱重:按重量稱取粉碎過的原料;
(4)混合:將稱重后的粉末充分混合均勻;
(5)包裝:將混合后的粉末分裝成1~5g的小袋,即制成香椿降糖茶包。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省農業科學院,未經河南省農業科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86469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橙香木綠茶及其加工方法
- 下一篇:保健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