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純度銀杏酸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845827.0 | 申請日: | 2018-07-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05341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05 |
| 發明(設計)人: | 王岱杰;王曉;陳龍;紀文華;趙恒強;閆慧嬌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省分析測試中心 |
| 主分類號: | C07C51/42 | 分類號: | C07C51/42;C07C51/47;C07C51/48;C07C65/05 |
| 代理公司: | 濟南圣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王志坤 |
| 地址: | 250014***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純度 銀杏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一種高純度銀杏酸的制備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驟:(1)將銀杏果外種皮與白果分離,外種皮置于陰涼處干燥,干燥后的外種皮采用石油醚提取三次,得到總銀杏酸提取物;(2)將總銀杏酸類成分采用pH區帶逆流色譜進行分離和富集,得到相應的組分;(3)將富集組分進行循環逆流色譜模式分離純化;本發明制備方法低于現有技術,操作簡便,效率高,且可以較大批量從銀杏果皮中分離制備出純度大于95%的銀杏酸類單體化合物。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有效成分的高效制備方法,具體為一種高純度銀杏酸的制備方法。
技術背景
銀杏酸類化合物是銀杏中葉、白果和果皮中除了黃酮和內酯外的另一類重要的藥效成分,是6-烯基水楊酸的衍生物。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銀杏酸類成分具有抗病毒、抑菌、抗炎、抗癌、抗寄生蟲等多種藥理活性。由于銀杏酸成分是一種低極性結構類似物,分離難度高。目前,傳統的單體成分的分離方法包括硅膠柱色譜、制備液相色譜、大孔樹脂和CO2臨界萃取法等,楊長龍等,研究發現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制備分離銀杏酸,分離到的銀杏酸中存在大量的脂肪酸;尹秀蓮,銀杏外種皮中銀杏酸的分離技術研究,大孔樹脂S-8分離銀杏酸的純度為85.59%,然后又采用CO2臨界萃取法分離到的銀杏酸的純度為77.66%,兩者方法分離純度都不高;后來有學者對工藝不足進行改進,張敏敏,通過改進后的乙醇提取法對銀杏酸進行提取,然后用膜分離技術對其進行純化,獲得的銀杏酸的純度由33.9%提升至77.8%。可見,以上方法費時費力、污染環境、樣品純度低,而且反復柱層析對樣品有不可逆性吸附作用,分離得到銀杏酸類化合物單體制備效率低、成本較高;所以,仍需繼續尋找新的簡單高效的方法制備高純度的銀杏酸。
高速逆流色譜(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HSCCC)是近30年發展起來的一種連續的無需任何固體支持物的高效、快速的液-液分配色譜分離技術,它避免了固態支持體或載體帶來的樣品易被死吸附、損耗和變性等各種問題,使用其它液相色譜法進行制備型分離時,其分配效率會顯著降低,溶劑消耗量大,HSCCC保證較高峰型分辨度,分離量大、樣品無損失、回收率高、分離環境緩和,節約溶劑。高速逆流色譜能直接進大量粗提樣品或合成混合物,分離結果能達到相當高的純度,已廣泛應用于生物、醫藥、環保等領域化學物質的制備分離和純化。pH區帶逆流色譜是在逆流色譜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制備型分離技術,利用物質解離常數和疏水性的不同進行分離,具有分離量大、分離效果好等優點,廣泛的應用于生物堿和有機酸類成分的分離。目前暫無公開采用高速逆流色譜和pH區帶逆流色譜來分離制備銀杏酸類單體化合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上述技術背景中的不足,本發明公開一種制備成本低于現有技術,操作簡便,效率高,可以較大批量從銀杏果皮中分離制備出純度大于95%的銀杏酸類單體化合物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銀杏酸類成分的制備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驟:
(1)將銀杏果外種皮與白果分離,外種皮置于陰涼處干燥,干燥后的外種皮采用石油醚提取三次,得到總銀杏酸提取物;
銀杏酸是低極性化合物,采用低極性的石油醚根據相似相容的原理,提取效率最高,同時對于其它類型的有效成分,如黃酮和銀杏內酯類成分不會被提取出來。
(2)將總銀杏酸類成分采用pH區帶逆流色譜進行分離和富集,得到相應的組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省分析測試中心,未經山東省分析測試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84582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