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銀杏酸類成分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844527.0 | 申請日: | 2018-07-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36938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26 |
| 發明(設計)人: | 王岱杰;耿巖玲;于金倩;李麗麗;陳龍;宋祥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省分析測試中心 |
| 主分類號: | C07C65/19 | 分類號: | C07C65/19;C07C65/05;C07C51/42;C07C51/47;C07C51/48 |
| 代理公司: | 濟南圣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王志坤 |
| 地址: | 250014***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銀杏 成分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一種銀杏酸類成分的制備方法,其采用在線收集和循環高速逆流色譜模式進行分離純化,制得純度高于95%的銀杏酸類單體;最后將未完全分離的兩個銀杏酸單體進行制備液相色譜分離。高速逆流色譜分離所用到的條件是:溶劑系統為正庚烷:乙酸乙酯:甲醇:乙酸=5:4:1:1,高速逆流色譜儀柱體積為300mL,上樣量500mg,轉速800轉/min,上相為固定相,下相為流動相,流速2.0mL/min,檢測波長254nm。本發明成本低于現有技術,操作簡便,效率高,可以較大批量從銀杏果皮中分離制備出純度大于95%的銀杏酸類單體化合物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有效成分的高效制備方法,具體為一種銀杏酸類成分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銀杏酸類化合物是銀杏中葉、白果和果皮中除了黃酮和內酯外的另一類重要的藥效成分,是 6-烯基水楊酸的衍生物。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銀杏酸類成分具有抗病毒、抑菌、抗炎、抗癌、抗寄生蟲等多種藥理活性。由于銀杏酸成分是一種低極性結構類似物,分離難度高。目前,傳統的單體成分的分離方法包括硅膠柱色譜、制備液相色譜、大孔樹脂和 CO2臨界萃取法等,楊長龍等,研究發現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制備分離銀杏酸,分離到的銀杏酸中存在大量的脂肪酸;尹秀蓮,銀杏外種皮中銀杏酸的分離技術研究,大孔樹脂 S-8 分離銀杏酸的純度為 85.59%,然后又采用 CO2臨界萃取法分離到的銀杏酸的純度為 77.66%,兩方法分離純度都不高;后來有學者對工藝不足進行改進,張敏敏,通過改進后的乙醇提取法對銀杏酸進行提取,然后用膜分離技術對其進行純化,獲得的銀杏酸的純度由 33.9% 提升至 77.8%。可見,以上方法費時費力、污染環境、樣品純度低,而且樣品通過反復柱層析對有不可逆性吸附作用,分離得到銀杏酸類化合物單體制備效率低、成本較高;所以,仍需繼續尋找新的簡單高效的方法制備高純度的銀杏酸。
高速逆流色譜(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HSCCC)是近 30年發展起來的一種連續的無需任何固體支持物的高效、快速的液-液分配色譜分離技術,它避免了固態支持體或載體帶來的樣品易被死吸附、損耗和變性等各種問題,使用其它液相色譜法進行制備型分離時,其分配效率會顯著降低,溶劑消耗量大,HSCCC 保證較高峰型分辨度,分離量大、樣品無損失、回收率高、分離環境緩和,節約溶劑。高速逆流色譜能直接進大量粗提樣品或合成混合物,分離結果能達到相當高的純度,已廣泛應用于生物、醫藥、環保等領域化學物質的制備分離和純化。目前尚無采用高速逆流色譜用于制備分離銀杏酸類單體化合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上述技術背景中的不足,本發明公開一種制備成本低于現有技術,操作簡便,效率高,可以較大批量從銀杏果皮中分離制備出純度大于95%的銀杏酸類單體化合物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銀杏酸類成分的制備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驟:
(1)將銀杏果外種皮與白果分離,外種皮置于陰涼處干燥,干燥后的外種皮采用石油醚提取三次,得到總銀杏酸提取物;
銀杏酸是低極性化合物,本發明利用低極性的石油醚,根據相似相容的原理,使外種皮提取效率最高,同時對于其它類型的有效成分,如黃酮和銀杏內酯類成分不會被提取出來。
(2)將總銀杏酸類成分采用在線收集和循環逆流色譜模式進行分離純化,制得純度高于 95%的銀杏酸類單體。
銀杏酸是一類低極性結構類似物,不同的化合物間僅在于脂肪鏈的長度和雙鍵位置的不同,長脂肪酸鏈結構決定了銀杏酸類化合物極性極小,可適用的逆流色譜溶劑體系較少,因此常規的逆流色譜分離方式很難將這些結構類似物一次分開,而本申請公開的循環逆流色譜模式體系可以完全分離純化杏酸。
(3)將未完全分離的銀杏酸單體進行制備液相色譜分離。
優選地,所述步驟(2)的操作步驟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省分析測試中心,未經山東省分析測試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84452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