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復水型重組米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831535.1 | 申請日: | 2018-07-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00760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03 |
| 發明(設計)人: | 薛文通;張克;畢荃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23L7/143 | 分類號: | A23L7/143;A23L19/15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合誠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陳波 |
| 地址: | 10019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復水型 重組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食品加工技術領域的一種高復水型重組米的制備方法。通過將馬鈴薯全粉、秈米粉均勻混合后預糊化,不同糊化度的原料經雙螺桿擠壓機擠壓,使物料中大分子內部結構、水合性質發生變化,所制備的馬鈴薯重組米具有高復水性,質構特性接近秈米,且具有馬鈴薯的營養和風味,能夠有效緩解普通重組米爆腰、裂紋、蒸煮易崩解等問題,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食品加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高復水型重組米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重組米是以富含淀粉的材料為主要原料,經調質、擠壓、成型、干燥等一系列工序制成的與天然大米類似的顆粒狀制品,由于在生產過程中要使用到螺桿擠壓機,并通過螺桿擠壓機的重組作用,亦被稱為工程重組米。重組米多以純天然五谷雜糧為原料,可根據人體的營養需要,科學搭配胡蘿卜素、維生素和其它營養元素,是集保健、食療于一體的多功能綠色主食,具有營養均衡、調節人體機能、維持最佳健康狀況的作用。
馬鈴薯營養豐富且結構合理,含有人體所需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膳食纖維、維生素、脂肪等營養物質,尤其是賴氨酸含量遠超過稻米和小麥。馬鈴薯還有稻米和小麥中都沒有的維生素C和胡蘿卜素。在醫學層面,馬鈴薯還被認為具有很高的保健價值。中醫認為馬鈴薯有健脾、和胃、益氣、通腸胃的功效。現代醫學認為,由于馬鈴薯中含有豐富的鉀元素,因此對于防治因高鈉引發的高血壓疾病具有積極作用。再有,薯類含有的多酚類化合物,具有抗癌、控制血糖的作用;含有的豐富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胃腸蠕動,預防腸癌等疾病的發生,對健康意義重大。
擠壓成型技術主要用于即食類食品的加工,擠壓機中高溫、高壓和剪切作用可以有效縮短原料處理時間,降低處理成本,對于食品工廠加工設備所需的占地面積也很小,在生產更多類型的產品時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即食谷物類食品中含有豐富的復合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產品的主要成分是谷物,是通過蒸煮、脫水加工而成的更易于食用和消化的一種形式。目前,擠壓技術已成功地應用于重組米的加工。
早期制備的重組米雖然有稻米的外觀,但產品存在質地硬、粘連等問題,且復水后也難維持大米顆粒的形狀;重組米口感不佳,不容易被消費者接受。雖然經過生產工藝的探索和不同功能添加劑的開發,上述難題已經得到緩解,但重組米的質構與真實大米差距大、復水性差依然是制約其發展的重要因素。隨著健康觀念的普及和谷物類原料性質的探究,以多種糧食作物為原料,復配人體需要的營養元素,雖然豐富了重組米的營養,然而對其品質的改善作用并不明顯。現有工藝所制備的重組米均存在熟化度不高、復水性差的問題,重組米口感不佳,不容易被消費者接受。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復水型重組米的制備方法,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高復水型重組米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分別將馬鈴薯全粉、秈米粉調濕至10~15%含水量,且兩者調濕后含水量相同;將調濕后的馬鈴薯全粉和秈米粉以質量比(3~5):(5~7)混合均勻,然后在70~90℃下擠壓處理實現預糊化,得到50%-70%糊化度的物料;
(2)向步驟(1)所得物料中加水調質,攪拌均勻得到含水量14%-30%的物料;
(3)將雙螺桿擠壓機的機筒溫度設置為70-120℃,螺桿轉速設置為90-200r/min,正常運轉1~3min無異常現象后,將步驟(2)所得物料以4-10kg/h的進料速度經雙螺桿擠壓機內擠壓后,經室溫風干,維持其含水量為10-14%,即得到高復水型重組米,所得高復水型重組米的復水性提到至原料秈米的200%-280%。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1)本發明以不同糊化度的混合粉為原料、采用雙螺桿擠壓制備馬鈴薯重組米,其中,預糊化顯著改善了原料的加工品質,淀粉質原料由于部分糊化而具有變性淀粉的特點,使得重組米的復水性得到顯著提升,質構特性接近秈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農業大學,未經中國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83153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無花果粽子及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種玉米糊化米的加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