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水下的探測拖體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765881.4 | 申請日: | 2018-07-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79176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13 |
| 發明(設計)人: | 陳潔;任翀;何水原;藺本浩;溫泉;李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 |
| 主分類號: | B63C11/34 | 分類號: | B63C11/34;G01V11/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君咨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437 | 代理人: | 吳敏珍 |
| 地址: | 51000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上浮板 主骨架 下底板 角度變化 依次設置 容納腔 側板 導流 拖體 尾側 軸向 探測 俯仰 側板軸向 高度變化 起吊裝置 豎直設置 上端 導流部 上面板 中空的 主框架 深海 橫滾 下端 投放 回收 配合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水下的探測拖體,包括主骨架、上浮板、下底板、側板和尾側板,所述上浮板和下底板分別設置在主骨架的上端和下端,上浮板和下底板相互配合形成中空的容納腔,主骨架位于容納腔內,主骨架徑向的兩側各設置一個側板,側板軸向方向的一端設有豎直設置的尾側板;上浮板上設有用于投放或回收用的起吊裝置;上浮板包括沿著主骨架軸向從左至右依次設置的迎流上部、上面板和導流上部,下底板包括沿著主框架軸向從左至右依次設置的迎流下部和導流下部,迎流上部和迎流下部組成迎流部,導流上部和導流下部組成導流部。本發明適應2000米的深海中而保持姿態的穩定性,俯仰角度變化<1.5°,橫滾角度變化<2°,高度變化<10m。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探測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用于水下的探測拖體。
背景技術
深水環境探測中很重要的一項就是探測獲得重磁(重力場和磁力場)數據,重磁數據對軍事和經濟都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1)用于海防,可將探測獲得的高精度重磁數據建立重磁海圖來直接用于水下導航;2)用于海洋油氣勘探,重磁探測主要解決與油氣相關的地質構造、特殊巖性分布等問題,達到間接尋找油氣的作用。而為了獲得高精度的重磁數據,可以采用移動式的測量方式,即采用拖曳方式,母船拖動裝有測量設備的拖體進行海底探測,從而獲得重磁數據,而由于測量設備獲得高精度的重磁數據依賴于拖體姿態在海底拖曳狀態下的穩定性,如果拖體姿態在拖曳狀態不能保存很好的穩定性,拖體的姿態對測量設備探測重磁數據有著重要的影響;為了獲得海底高精度的重磁數據,需要將測量設備深入至海底2000米以下,拖體深入海底越深,所獲得的重磁數據也就越精確,在拖曳的過程中,要求拖體離海底的高度變化很小。而在深海2000米以下的環境中,普通拖體由于結構的原因,由于母船帶來的晃動,母船拖曳拖體移動往往導致拖體不能保存穩定的姿態,再加上海流對拖體的影響,導致拖體往往上下左右偏移大且晃動劇烈,從而嚴重影響測量設備的測量精度;同時,像2000米深度的海洋對拖體產生強大的壓力,要求拖體以及拖體上的設備必須有足夠的強度來承受這樣的壓力,普通拖體很難適應這樣的高深度的海洋環境。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水下的探測拖體,其能夠解決在深海環境中仍能保持姿態的穩定性,且能夠承受深海環境帶來的壓力。
實現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用于水下的探測拖體,包括主骨架、上浮板、下底板、側板和尾側板,所述上浮板和下底板分別設置在主骨架的上端和下端,上浮板和下底板相互配合形成中空的容納腔,主骨架位于容納腔內,主骨架徑向的兩側各設置一個側板,側板軸向方向的一端設有豎直設置的尾側板;
所述上浮板上設有用于投放或回收用的起吊裝置;
所述上浮板包括沿著主骨架軸向從左至右依次設置的迎流上部、上面板和導流上部,所述下底板包括沿著主框架軸向從左至右依次設置的迎流下部和導流下部,迎流上部和迎流下部組成迎流部,導流上部和導流下部組成導流部;
所述容納腔內設有探測電控艙以及與探測電控艙電性連接的探測設備組。
進一步地,所述探測設備組包括重力儀、磁力儀、姿態儀、高度計、深度計和DVL。
進一步地,所述容納腔內還設有與探測電控艙電性連接的舵機,舵機與設置在側板外側的水平翼板連接并可驅動水平翼板旋轉,舵機安裝在傳感器安裝架上,傳感器安裝架固定安裝在主骨架上。
進一步地,所述上浮板設有用于確定位置的第二信標組件,所述第二信標組件為光信標機和無線電信標機。
進一步地,所述上浮板為浮力材料制成。
進一步地,所述探測電控艙為圓筒形,探測電控艙的直徑為324mm、長度為680mm,探測電控艙的厚度為10mm,探測電控艙軸向兩端的封頭厚度為38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未經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76588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水下機器人的水面交換端及其工作方法
- 下一篇:一種用于水下的定深拖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