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水下的探測拖體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765881.4 | 申請日: | 2018-07-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79176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13 |
| 發明(設計)人: | 陳潔;任翀;何水原;藺本浩;溫泉;李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 |
| 主分類號: | B63C11/34 | 分類號: | B63C11/34;G01V11/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君咨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437 | 代理人: | 吳敏珍 |
| 地址: | 51000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上浮板 主骨架 下底板 角度變化 依次設置 容納腔 側板 導流 拖體 尾側 軸向 探測 俯仰 側板軸向 高度變化 起吊裝置 豎直設置 上端 導流部 上面板 中空的 主框架 深海 橫滾 下端 投放 回收 配合 | ||
1.一種用于水下的探測拖體,包括主骨架、上浮板、下底板、側板和尾側板,所述上浮板和下底板分別設置在主骨架的上端和下端,上浮板和下底板相互配合形成中空的容納腔,主骨架位于容納腔內,主骨架徑向的兩側各設置一個側板,側板軸向方向的一端設有豎直設置的尾側板;
所述上浮板上設有用于投放或回收用的起吊裝置;
所述上浮板包括沿著主骨架軸向從左至右依次設置的迎流上部、上面板和導流上部,所述下底板包括沿著主框架軸向從左至右依次設置的迎流下部和導流下部,迎流上部和迎流下部組成迎流部,導流上部和導流下部組成導流部;
所述容納腔內設有探測電控艙以及與探測電控艙電性連接的探測設備組。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下的探測拖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測設備組包括重力儀、磁力儀、姿態儀、高度計、深度計和DVL。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下的探測拖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納腔內還設有與探測電控艙電性連接的舵機,舵機與設置在側板外側的水平翼板連接并可驅動水平翼板旋轉,舵機安裝在傳感器安裝架上,傳感器安裝架固定安裝在主骨架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下的探測拖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浮板設有用于確定位置的第二信標組件,所述第二信標組件為光信標機和無線電信標機。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下的探測拖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浮板為浮力材料制成。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下的探測拖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測電控艙為圓筒形,探測電控艙的直徑為324mm、長度為680mm,探測電控艙的厚度為10mm,探測電控艙軸向兩端的封頭厚度為38mm。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下的探測拖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測拖體的上浮板和下底板所構成的輪廓曲線包括A、B、C、D、E和F六段,其中,E段和F段均為直線,A、B、C和D段均為橢圓族函數曲線,E段對應為上面板的輪廓,F段對應為側板的底邊輪廓,A曲線和B曲線分別對應為迎流上部和迎流下部,C曲線和D曲線分別對應為導流上部和導流下部。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水下的探測拖體,其特征在于:所所述A、B、C和D段的曲線方程分別是,
A段的曲線方程為:
B段的曲線方程為:
C段的曲線方程為:
D段的曲線方程為:
式中,DA、DB、DC、DD、LA、LB、LC、LD均為常數。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水下的探測拖體,其特征在于:所述DA、DB、DC、DD、LA、LB、LC、LD的取值分別為800、800、800、800、600、600、1200、800。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下的探測拖體,其特征在于:沿著所述探測拖體前進方向的前端設有用于連接的電滑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未經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765881.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水下機器人的水面交換端及其工作方法
- 下一篇:一種用于水下的定深拖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