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喀斯特地貌道路路基范圍內落水洞的處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736419.1 | 申請日: | 2018-07-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867225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15 |
| 發明(設計)人: | 董厚伯;巫裕潤;鄧媚;何啟華;羅降;蘭偉貴;李行;陳世京;彭文立;孔繁莉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藍設計(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C3/04 | 分類號: | E01C3/04;E02D17/18 |
| 代理公司: | 南寧市來來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5118 | 代理人: | 石本定 |
| 地址: | 530011 廣***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喀斯特地貌 道路 路基 范圍內 落水 處理 方法 | ||
一種喀斯特地貌道路路基范圍內落水洞的處理方法,所述落水洞的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抽水排污,有效降低落水洞水位;(2)將片石沿落水洞均勻拋投,并將片石夯壓擠入淤泥中;(3)片石拋至設計標高后,澆筑混凝土至完全覆蓋片石,振搗密實;(4)再澆筑片石混凝土至蓋板底設計標高;(5)片石混凝土層固結后,平整場地,施鋼筋混凝土肋型蓋板,蓋板與片石混凝土層間設置調平層;(6)清除邊坡腐殖土,兩側放坡須滿足設計要求;(7)分層碾壓回填路基至設計標高。本發明能具有能對喀斯特地貌區域的路基范圍內的落水洞進行有效處理,能有效解決地下水對路基土浸泡、淘蝕,路基軟化、流失等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道路路基建設的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在喀斯特地貌區域對道路路基范圍內的落水洞的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在道路建設中,水成為影響路基穩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別是在喀斯特地貌區域,落水洞下往往暗河發育,地下暗河和地下水、地表河是連通的,雨天或汛期,地下水易從落水洞口涌出浸泡路基,淘蝕路基土,使路基土軟化、流失,造成路基坍塌,嚴重影響路基穩定性。因此,針對不同類型的落水洞,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來消除水對路基的影響,是保證喀斯特地貌區域路基穩定性的關鍵。
落水洞是巖溶地貌的其中一種形態,是沿垂直方向發展的洞穴,垂直或陡斜曲折,寬度數厘米至10余米,深度可達數百米。其中有地表水流入的為落水洞,無水流入的稱豎井。落水洞按其形態可分為:縫隙狀落水洞、井狀落水洞及豎井狀落水洞。在實際工程中按其對路基的危害程度可分為:無水落水洞和有水落水洞。
為了使道路工程能順利完成,人們都會對落水洞進行處理。一般設計中可概括為:填、堵、留、排。填:用片石或塊石進行洞內回填。堵:用漿砌片石或鋼筋混凝土對洞口進行封堵。留:在洞口處砌一封蓋豎井,將洞口預留出來以利于地下水的排出。排:通過涵洞與封蓋豎井的連接,將水從涵洞排走。
現道路建設工程中,還采用壓漿的方法對落水洞進行處理。施工方法為:先抽排落水洞內積水,采取注純水泥漿的方法,通過施加一定的壓力使漿液注入到落水洞中,讓其沿裂隙流動擴散,使水泥漿充滿整個落水洞的空隙、節理中去,防止淘蝕和潛蝕作用的發生,使得土粒流失去原有的動力,從而起到填塞,加固地層的作用。該方法常出現地表冒漿,串漿,大量漏漿等問題,增加處理成本,影響施工進度。喀斯特地貌區域內落水洞對路基的影響有其特殊性,若處理方法不當,會給路基的穩定性留下隱患。公開文獻也報道了一些有關道路路基落水洞處理方面的技術,例如:
1、中國專利:一種巖溶洼地落水洞保護裝置,申請號:201510892755.1,申請人:貴州正業工程技術投資有限公司,地址:550005 貴州省貴陽市寶山南路564號,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巖溶洼地落水洞保護裝置,包括設置在落水洞(4)外圍的維護體(1),維護體(1)下方為排水溝(2),排水溝(2)與落水洞(4)相連,排水溝(2)上方為頂部蓋板(3)。維護體(1)為旋轉體,中心軸線為落水洞(4)的中心。維護體(1)的橫截面形狀為一個上底窄下底寬的等腰梯形。本發明有效解決了巖溶洼地工程開挖時由于大量土石方棄渣向洼地中央滾落、勢必引起洼地落水洞的堵塞而排水不暢時所面臨的工程問題。
2、中國專利:一種通過巖溶落水洞的高速鐵路路基結構,申請號:201720672286.7,申請人: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地址: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通錦路3號,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通過巖溶落水洞的高速鐵路路基結構,以能有效排出地表水,不堵塞落水洞,滿足高速鐵路路基的要求,而且施工方便。它包括:旋噴樁,設置在落水洞周邊的土質地基中,形成咬合圍幕結構;加固樁,設置在落水洞范圍之外的土質地基中;排水框架,設置在落水洞影響范圍的地基頂部,路基填筑體填筑在排水框架頂部。本發明有效解決了落水洞排水及路基填筑滿足高速鐵路要求的難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藍設計(集團)有限公司,未經華藍設計(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73641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