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Ni-Zn-Cu系鐵氧體顆粒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706083.4 | 申請日: | 2018-06-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94754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07 |
| 發明(設計)人: | 周高峰;姚燕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高新區兆豐微晶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35/626 | 分類號: | C04B35/626;C04B35/26;C04B35/6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勝元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69 | 代理人: | 羅巍;路兆強 |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寧波市高***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鐵氧體顆粒 研磨 制備 球磨機 鐵氧體材料 重量百分比 粉料 煅燒 設備小型化 充分混合 靈敏度 磁導率 磁損耗 粘結劑 助燒劑 稱重 烘干 混入 近場 添加劑 配方 均衡 通訊 保證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Ni?Zn?Cu系鐵氧體顆粒及其制備方法,該Ni?Zn?Cu系鐵氧體顆粒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62~70%Fe2O3、15.58~19.07%ZnO、3.38~6.76%CuO和10.34~12.08%NiO稱重原料;2)利用球磨機對步驟1)的原料進行研磨;3)將研磨后的粉料烘干,并在500?1600攝氏度煅燒0.5?5小時;4)在煅燒后的粉末中混入重量百分比計的0.1%?1%的助燒劑Bi2O3和重量百分比計的0.1%?1%的添加劑Co2O3并于球磨機中進行研磨。5)將研磨后的粉料與粘結劑充分混合,制得Ni?Zn?Cu系鐵氧體顆粒。本發明按照新的配方及方法制備Ni?Zn?Cu系鐵氧體顆粒,使得采用本發明Ni?Zn?Cu系鐵氧體顆粒制得的鐵氧體材料的磁導率和磁損耗特性等性能指標較現有的鐵氧體材料更為均衡,可以保證近場通訊的距離和靈敏度以及設備小型化等需求。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Ni-Zn-Cu系鐵氧體顆粒及其制備方法,尤其涉及一種改善了磁導率和磁損耗的Ni-Zn-Cu系鐵氧體顆粒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近場通訊(NFC)是工作在頻率13.56MHz,用于近距離無線通訊和無線充電技術。NFC技術與智能終端結合使用,可以實現支付及通信等多種功能。
Ni-Zn-Cu系鐵氧體材料為NFC技術所常采用的NFC天線材料?,F有Ni-Zn-Cu系鐵氧體材料采用Ni-Zn-Cu系鐵氧體顆粒壓制、燒結形成,Ni-Zn-Cu系鐵氧體顆粒的特性對壓制、燒結形成的Ni-Zn-Cu系鐵氧體材料的磁導率和磁損耗等性能指標有直接影響。然而,現有Ni-Zn-Cu系鐵氧體顆粒受配方以及制備方法的限制,利用現有Ni-Zn-Cu系鐵氧體顆粒壓制、燒結形成的Ni-Zn-Cu系鐵氧體材料的磁導率和磁損耗等性能指標并不均衡,存在磁導率高但磁損高,磁損低但磁導率低等諸多問題,無法同時保障近場通訊的距離和靈敏度以及設備小型化等實際需求。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Ni-Zn-Cu系鐵氧體顆粒及其制備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Ni-Zn-Cu系鐵氧體顆粒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62~70%Fe2O3、15.58~19.07%ZnO、3.38~6.76%CuO和10.34~12.08%NiO稱重原料;
2)利用球磨機對步驟1)的原料進行研磨;
3)將研磨后的粉料烘干,并在500-1600攝氏度煅燒0.5-5小時;
4)在煅燒后的粉末中混入重量百分比計的0.1%-1%的助燒劑Bi2O3和重量百分比計的0.1%-1%的添加劑Co2O3并于球磨機中進行研磨。
5)將研磨后的粉料與粘結劑充分混合,制得Ni-Zn-Cu系鐵氧體顆粒。
進一步,步驟1)中Fe2O3按重量百分比計為63~69%。
進一步,步驟1)中Co2O3按重量百分比計為0.2%~0.9%。
進一步,球磨機中去離子水和粉料的容積比是2~3:1,球磨球和粉料的重量比是2~3:1。
進一步,所述粘結劑為PVA膠或PVB膠。
本發明的Ni-Zn-Cu系鐵氧體顆粒,利用上述的制備方法制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高新區兆豐微晶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寧波高新區兆豐微晶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70608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波紋構型陶瓷平板膜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用于陶瓷注射成型的水基脫脂粘結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