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力設備變形監測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694906.6 | 申請日: | 2018-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05979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6 |
| 發明(設計)人: | 許瑋;梁濤;高長春;韓磊;慕世友;傅孟潮;張斌;傅崇光;孫志周;孟健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B11/16 | 分類號: | G01B11/16;G01B11/26;G01B11/28;G01C5/00;G01C9/00;G01N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薛嬌;王寶筠 |
| 地址: | 250000 山東省濟南市高新孫村片區飛躍大道以***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力設備 變形 監測 方法 裝置 | ||
1.一種電力設備變形監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電力設備的點云數據;
對所述點云數據進行拼接處理,得到拼接后的點云數據;
對所述拼接后的點云數據進行空間分割,以得到若干長方體空間,其中,每個長方體空間中包括一個電力設備的點云數據;
對所述長方體空間中的點云數據進行去噪處理;
將所述長方體空間內去噪后的點云數據與點云數據模型庫中的各個點云數據模型進行匹配,以確定所述長方體空間內去噪后的點云數據所表征的第一電力設備的第一屬性信息;
將所述長方體空間內的去噪后的點云數據與所述第一屬性信息相關聯的保存;
獲取關聯有所述第一屬性信息的歷史點云數據
根據所述歷史點云數據對所述第一電力設備進行變形分析;
其中,所述根據所述歷史點云數據對所述第一電力設備進行變形分析,包括:
按照預設步長和方向分別對所述長方體空間內的所述第一電力設備的點云數據進行第一剖切,對所述歷史點云數據中的所述第一電力設備的點云數據進行第二剖切;
每進行一次剖切,計算所述第一電力設備的剖切面的面積以及剖切面的點云數據的密度;
若所述第一電力設備的第一剖切面的面積與所述第一電力設備的第二剖切面的面積差的絕對值大于第四差值閾值,確定所述第一電力設備在剖切面邊緣發生凹/凸變形;
若所述第一電力設備的第一剖切面中點云數據的密度小于所述第二剖切面中點云數據的密度,且所述第一電力設備的第二剖切面中點云數據的密度與所述第一剖切面中點云數據的密度的差值大于第五差值閾值,確定所述第一電力設備在剖切面邊緣發生表皮翹起變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歷史點云數據包括:在預設歷史時刻保存的關聯了所述第一屬性信息的點云數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所述歷史點云數據對所述第一電力設備進行變形分析,包括:
在所述長方體空間內的去噪后的點云數據中提取所述第一電力設備的第一頂部平面的點云數據和第一立面的點云數據,并在所述歷史點云數據中提取所述第一電力設備的第二頂部平面的點云數據和第二立面的點云數據;
根據所述第一頂部平面的點云數據和所述第二頂部平面的點云數據,計算所述第一頂部平面與所述歷史點云數據中電力設備的點云數據的質心的第一高程差,以及所述第二頂部平面與所述質心的第二高程差;
若所述第一高程差與所述第二高程差的差值的絕對值大于第一差值閾值,確定所述第一電力設備發生垂直位移;
根據所述第一立面的點云數據和所述第二立面的點云數據,計算所述第一立面與所述質心的第一水平差,以及所述第二立面與所述質心的第二水平差;
若所述第一水平差與所述第二水平差的差值的絕對值大于第二差值閾值,確定所述第一電力設備發生水平位移。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所述歷史點云數據對所述第一電力設備進行變形分析,包括:
在所述長方體空間內的去噪后的點云數據中提取所述第一電力設備的第一立面的點云數據,并在所述歷史點云數據中提取所述第一電力設備的第二立面的點云數據;
根據所述第一立面的點云數據和所述第二立面的點云數據,計算所述第一立面與所述第二立面的夾角角度;
若所述夾角角度大于預置的角度閾值,確定所述第一電力設備發生傾斜。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所述歷史點云數據對所述第一電力設備進行變形分析,包括:
在所述長方體空間內的去噪后的點云數據中提取所述第一電力設備的第一頂部平面的點云數據,并在所述歷史點云數據中提取所述第一電力設備的第二頂部平面的點云數據;
根據所述第一頂部平面的點云數據,計算所述第一頂部平面與水平面的第一夾角的角度,并根據所述第二頂部平面的點云數據,計算所述第二頂部平面與水平面的第二夾角的角度;
若所述第一夾角和所述第二夾角的角度差大于第三差值閾值,確定所述第一電力設備發生傾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國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694906.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