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動車輛的傳動換向機構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693791.9 | 申請日: | 2018-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05838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21 |
| 發明(設計)人: | 倪俊;胡紀濱;趙越;李云霄;潘博;田漢青;張雨甜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F16H1/06 | 分類號: | F16H1/06;B62D5/04;B60K1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學專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仇蕾安;楊志兵 |
| 地址: | 10008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減速器 裝配 傳動換向機構 電動車輛 換向機構 伺服電機 裝配體 電機 傳動換向箱 分布式驅動 空間利用率 并排平行 動力傳動 空間布置 嚙合關系 整體布置 整體裝配 裝配空間 齒輪組 輸出端 輸入端 齒輪 換向 減小 軸承 保證 | ||
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動車輛的傳動換向機構,能夠解決電機與減速器裝配體單方向長度過大的問題,改善電機與減速器的布局。具體為:通過一組齒輪組實現動力傳動換向,使伺服電機以及減速器可以并排平行裝配安裝,如此裝配改善了伺服電機以及減速器裝配的空間布置問題,從新合理利用裝配空間,提高空間利用率,防止裝配體單一方向尺寸過大而造成分布式驅動整體布置困難、甚至無法布置。且通過輸入端和輸出端在傳動換向箱上的固定位置保證齒輪相嚙合關系,省去了軸承的使用,從而很大程度上減小了換向機構的重量以及體積,同時使換向機構的整體裝配變得簡單容易。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傳動換向機構,屬于車輛設計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分布式驅動車輛大幅提升了車輛的動力性能以及操控性能,但分布式驅動車輛的驅動輪由單獨的動力源進行分別獨立驅動,動力源的增多的同時,與動力源相匹配的附件也隨之增加。對于以伺服電機為動力源的分布式驅動車輛,伺服電機肯定無法直接使用驅動車輛,必須匹配相應的減速器。伺服電機與減速機直接簡單頭尾相連,會造成其單一方向尺寸過長。除此之外,每個驅動橋還需要安裝兩組伺服電機與之匹配的減速器。這就意味著需要更大的裝配空間,空間狹小會造成難以甚至無法安裝。
對于車輛上傳動機構來說,由于其安裝位置限制,傳動箱的體積、重量對其安裝的難度、性能、以及維護費用都由極大的影響。因此,減小外形尺寸和減輕重量顯得尤為重要。同時也對傳動機構的可靠性的要求也極其苛刻。由于尺寸和重量與可靠性往往是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因此傳動箱的設計制造往往陷入兩難的境地。總體設計階段應在滿足可靠性和工作壽命要求的前提下,以最小體積、最小重量為目標進行傳動方案的比較和優化;結構設計應以滿足傳遞功率和空間限制為前提,盡量考慮結構簡單、運行可靠、維修方便。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動車輛的傳動換向機構,能夠解決電機與減速器裝配體單方向長度過大的問題,改善電機與減速器的布局。
所述的電動車輛的傳動換向機構包括:傳動換向機構、電機和減速器,所述電機通過傳動換向機構與所述減速器相連,通過所述傳動換向機構使所述電機和減速器并排設置。
所述傳動換向機構為相互嚙合的齒輪A和齒輪B,令所述電機的動力輸出軸為傳動換向機構的輸入軸,減速器的輸入軸為傳動換向機構的輸出軸;所述齒輪A2與傳動換向機構的輸入軸同軸固接,所述齒輪B與傳動換向機構的輸出軸同軸固接。
所述傳動換向機構設置在傳動換向箱內,在所述傳動換向箱的一側端面上設置有兩組螺紋孔位,分別用于固定伺服電機與減速器,且在所述傳動換向箱的該側端面上設置有用于安裝傳動換向機構的輸入軸和輸出軸的通孔,通過所述傳動換向箱端面上的螺紋孔位和通孔的位置保證位于所述傳動換向箱內的齒輪A和齒輪B的嚙合關系。
傳動換向機構的輸入軸和輸出軸分別通過骨架油封安裝在所述傳動換向箱的上對應的通孔內。
有益效果:
(1)本發明通過一組齒輪組實現動力傳動換向,使伺服電機以及減速器可以并排平行裝配安裝,如此裝配改善了伺服電機以及減速器裝配的空間布置問題,從新合理利用裝配空間,提高空間利用率,防止裝配體單一方向尺寸過大而造成分布式驅動整體布置困難、甚至無法布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理工大學,未經北京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693791.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二級杠桿自動鎖繩器
- 下一篇:角磨機轉換成園林工具的連接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