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冷媒進出口與冷卻水進出口位于同側的汽車電池冷卻器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692548.5 | 申請日: | 2018-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65421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1-07 |
| 發明(設計)人: | 陳丹鳳;馮秀芬;步明磊;束琦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超力散熱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K1/00 | 分類號: | B60K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2300 江蘇省鎮***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冷卻水管 冷卻箱體 冷媒接頭 上蓋板 冷卻水進出口 冷媒進出口 熱效率 并排設置 換熱流道 換熱性能 冷媒出口 冷媒進口 汽車電池 冷卻器 冷卻水 排出 同側 進口 出口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冷媒進出口與冷卻水進出口位于同側的汽車電池冷卻器,包括冷卻箱體(9)、開設于所述冷卻箱體(9)上蓋板上后側的冷卻水管進口(7)和冷卻水管出口(8),冷卻水從所述冷卻水管進口(7)進入所述冷卻箱體(9)內部后側,再從所述冷卻水管出口(8)排出,所述冷卻箱體(9)上蓋板上前側設置有冷媒接頭(5),所述冷媒接頭(5)上從左向右依次并排設置有冷媒出口(6)和冷媒進口(1),能夠有效延長換熱流道,從而提高換熱性能,提高換熱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汽車電池冷卻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冷媒進出口與冷卻水進出口位于同側的汽車電池冷卻器。
背景技術
現有的汽車電池冷卻器,為了與整車裝配方便、牢固,往往將水管和冷媒接頭均設置在同一側。針對這種布局,冷媒接頭一側冷卻箱體內部的芯體結構受到限制,芯體內部只能是整體一個流道(一邊進另一邊直接出),這種結構換熱性能差、換熱效率低,不能充分利用冷卻箱體內部芯體的散熱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冷媒進出口與冷卻水進出口位于同側的汽車電池冷卻器,能夠有效延長換熱流道,從而提高換熱性能,提高換熱效率。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冷媒進出口與冷卻水進出口位于同側的汽車電池冷卻器,包括冷卻箱體、開設于所述冷卻箱體上蓋板上后側的冷卻水管進口和冷卻水管出口,冷卻水從所述冷卻水管進口進入所述冷卻箱體內部后側,再從所述冷卻水管出口排出,所述冷卻箱體上蓋板上前側設置有冷媒接頭,所述冷媒接頭上從左向右依次并排設置有冷媒出口和冷媒進口,其特征在于,位于冷卻箱體的內部前側且位于冷媒進口的下方連接有引流管,在所述引流管的下方設置有第一隔板,在所述冷卻箱體的內部前側且遠離所述冷媒出口和冷媒進口的一側設置有第二隔板,在所述冷卻箱體的內部前側從下至上依次設置有第一流道、第三流道和第五流道,在所述冷卻箱體的內部前側且位于第二隔板的下方設置有第二流道,在所述冷卻箱體的內部前側且位于第二隔板的上方設置有第六流道,在所述冷卻箱體的內部前側且位于第一隔板的上方設置有第四流道,在所述冷卻箱體的前側上方且位于所述冷媒接頭的內部設置有第七流道,所述冷媒通過冷媒進口進入所述引流管,然后依次經過所述第一流道、第二流道、第三流道、第四流道、第五流道、第六流道、第七流道與所述冷卻箱體的內部后側的冷卻水進行熱交換,然后從所述冷媒出口排出。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隔板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隔板的高度。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隔板外套于所述引流管的外徑下方。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流道、第三流道和第五流道的長度相等,第七流道的長度小于所述第一流道、第三流道和第五流道的長度。
進一步地,所述第四流道的長度大于所述第二流道的長度;所述第二流道的長度大于所述第六流道的長度。
進一步地,所述冷媒出口設置于所述冷卻水管進口和冷卻水管出口之間的位置。
進一步地,所述冷卻箱體的底部向上伸出設置有下翻邊,所述冷卻箱體的頂部向上伸出設置有上翻邊。
進一步地,所述冷媒出口的直徑大于所述冷媒進口的直徑。
進一步地,所述冷卻水管進口和冷卻水管出口上分別設置有徑向突出的墩臺。
進一步地,所述冷媒出口和冷媒進口分別設置有位于上方的錐環形的口部和位于下方的墩臺狀的連接部。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過將冷媒進出口與冷卻水進出口設置于冷卻箱體的同側且同時在箱體內部設置連通冷媒進口與冷媒出口的七個流道,有效延長了冷媒在冷卻箱體內部芯體中的流道長度,提高換熱性能,提高換熱效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超力散熱器有限公司,未經江蘇超力散熱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69254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