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日本晚櫻“御衣黃”品種的組織培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646121.1 | 申請日: | 2018-06-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78224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13 |
| 發明(設計)人: | 陳傳紅;劉楠;古曉斌;彭瓔;吳欣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華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H4/00 | 分類號: | A01H4/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合誠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夏艷 |
| 地址: | 344000***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組織培養 試管苗 繁殖 叢生芽增殖 規模化生產 外植體材料 表面滅菌 成苗周期 遺傳性狀 根誘導 規模化 芽誘導 組培苗 煉苗 種苗 組培 移栽 采集 成功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日本晚櫻“御衣黃”品種的組織培養方法,步驟包括:(1)外植體材料的采集與處理、表面滅菌;(2)芽誘導培養;(3)叢生芽增殖培養;(4)根誘導培養;(5)試管苗的煉苗移栽。本發明方法成功實現了日本晚櫻“御衣黃”珍稀品種的組培規模化繁殖,成苗周期短,組培苗健壯,遺傳性狀穩定。這種方法解決了日本晚櫻“御衣黃”傳統繁殖困難、周期長的問題,可進行規模化生產,短期內形成大量優良試管苗,為市場上快速提供大量日本晚櫻“御衣黃”種苗奠定了基礎。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植物組織培養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日本晚櫻“御衣黃”品種的組織培養方法。
背景技術
櫻花(Cerasus ssp.)是隸屬于薔薇科李亞科櫻屬植物的統稱,大多屬優良的觀賞樹種,花色主要在粉紅到白色系之間變化。原產北半球溫帶環喜馬拉雅山地區,在世界各地都有生長,但主要分布于中國、日本和朝鮮。櫻花品種繁多,約有300余種,其中野生櫻花約150種,原產于中國的野生品種33種,其他的則是通過園藝雜交所衍生得到的品種。櫻花大部分為落葉喬木,高5~25米,樹冠廣展,樹皮呈灰褐色,花單生、散形或少花通常在朵以下組成傘房總狀花序。櫻花因花色艷麗,是人們喜愛的園林觀賞樹種,每年櫻花開放時都會吸引大量游客,帶動了周邊旅游業的發展,催生出了櫻花經濟,提高了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
日本晚櫻“御衣黃”(Cerasus serrulata var.lannesiana“Yuyihuang”),花重瓣、淡綠色,清新素雅,花直徑3.5~4.5cm,花瓣中心有綠色的線條,盛開后綠色的線會逐漸變為紅色,是自然界中為數不多開著綠色花朵的喬木,花色新奇,數量極少,屬于珍稀櫻花品種,引人喜愛,極具觀賞價值。
日本晚櫻“御衣黃”不易結實,傳統上采用扦插、嫁接方法繁殖,因其培育條件苛刻,難以找到合適砧木,且繁殖速度慢,限制了其規模化生產。隨著櫻花在園林綠化建設中的廣泛應用,市場上對櫻花苗木特別是珍稀品種的需求量增加。傳統的繁殖方法已無法滿足當今市場需求;另外,植株在長期生長過程中,病毒、真菌、細菌會在植株體內不斷積累,使得植株活力、抗逆性下降,花形、花色劣變,嚴重影響其觀賞價值。通過植物組織培養方法建立日本晚櫻“御衣黃”無性繁殖體系,具有繁殖系數大、成苗周期短、成本低、能保持植株優良性狀穩定遺傳等特點,使日本晚櫻“御衣黃”珍稀品種能夠規模化快速繁殖,進行產業化生產。
植物組織培養是根據植物細胞具有全能性這個理論發展起來的一項無性繁殖的新技術,指在無菌和人工控制的環境條件下,利用適當的培養基,對離體的植物器官、組織、細胞及原生質體等進行培養,使其再生細胞或完整植株的技術。
綜合近20年來國內外櫻花組織培養研究現狀表明,櫻花組織培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櫻屬果樹品種上,如歐洲甜櫻桃(C.avium)、酸櫻桃(C.vulgaris)、櫻桃砧木(C.vulgaris)等果用價值較高的種類上,對于觀賞價值較高的櫻花種類研究相對較少,僅涉及福建山櫻花(C.campanulata Maxim)、早櫻(C.sabhirtella)、關山櫻(C.serrulata)等。目前,以日本晚櫻“御衣黃”珍稀品種為材料的組織培養與快速繁殖研究在國內外仍未見報道,特別是,針對工廠化生產的試驗還很少,且多數停留在理論層面上,實際投入生產的很少。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針對現有方法存在的培育條件苛刻、繁殖速度慢、限制規模化生產的問題,提供了一種日本晚櫻“御衣黃”品種的組織培養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日本晚櫻“御衣黃”品種的組織培養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外植體材料的采集與處理、表面滅菌;
步驟2)芽誘導培養;
步驟3)叢生芽增殖培養;
步驟4)根誘導培養;
步驟5)試管苗的煉苗與移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華理工大學,未經東華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64612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