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基體-涂層改性炭/炭復合材料及其制備工藝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810602004.5 | 申請日: | 2018-06-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8925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27 |
| 發(fā)明(設(shè)計)人: | 孫澤旭;周哲;易茂中;冉麗萍;葛毅成;彭可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中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4B41/90 | 分類號: | C04B41/90;C04B35/52;C04B35/8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國坤專利代理事務(wù)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趙紅霞 |
| 地址: | 410083 湖南省長沙***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guān)鍵詞: | 炭/炭復合材料 涂層改性 制備工藝 鎢涂層 基體材料 復合材料 抗燒蝕 熔滲 制備 基體表面處理 等離子噴涂 粉末混合 工藝步驟 過渡涂層 噴涂粉料 炭纖維層 性能測試 氧乙炔焰 應(yīng)力緩解 基材料 熱解炭 噴涂 粉料 改性 篩選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基體?涂層改性炭/炭復合材料及其制備工藝,基體?涂層改性炭/炭復合材料包括C/C?SiC?ZrC基體及其表面鎢涂層,C/C?SiC?ZrC基體材料包括炭纖維層、熱解炭層、SiC過渡涂層及ZrC層;基體改性后C/C?SiC?ZrC基材料表面為鎢涂層。基體?涂層改性炭/炭復合材料制備工藝包括以下工藝步驟:基體表面處理;Zr?Si粉末混合熔滲粉料的制備;噴涂鎢涂層的噴涂粉料的篩選;等離子噴涂W涂層和反應(yīng)熔滲方法制備Zr?Si改性C/C復合材料;基體材料應(yīng)力緩解;抗燒蝕性能測試。本發(fā)明使復合材料在3000℃左右氧乙炔焰抗燒蝕時間從10s提高到150s且材料整體結(jié)構(gòu)不發(fā)生破壞。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材料領(lǐng)域,特別指一種基體-涂層改性炭/炭復合材料及其制備工藝。
背景技術(shù)
炭/炭復合材料以其低密度、高比強度、耐燒蝕和耐熱沖擊等優(yōu)異性能已成為沖壓發(fā)動機噴管喉襯的首選材料之一。但炭/炭復合材料在空氣中400℃以上開始氧化,氧化過程伴隨著氣體介質(zhì)中的氧的流動,并且在雜質(zhì)微粒的催化作用下,從材料邊界通過材料內(nèi)部孔隙擴散至內(nèi)部,導致強度和其他機械性能的迅速衰減,并且氧化失重1%,其力學性能下降達10%,因此純炭/炭復合材料難以長時間在非真空環(huán)境中承受高溫、高速粒子流的沖刷。炭/炭復合材料表面涂覆涂層是提高其耐燒蝕性的有效途徑。當前制備鎢涂層的方法主要有等離子噴涂法和化學氣相沉積法,表面涂層在2800℃左右30s范圍內(nèi)基本保證不脫落和不出現(xiàn)燒蝕坑,目前炭/炭復合材料在2900℃左右氧乙炔焰燒蝕時間在10s左右;因此,對于更長時間處于2800℃和以上溫度的耐燒蝕性仍懸而未決。
文獻1:“Wen B,Ma Z,Liu Y,et al.Supersonic flame ablation resistance ofW/ZrC coating deposited on C/SiC composites by atmosphere plasma spraying[J].Ceramics International,2014,40(8):11825-11830.”介紹了ZrC-W的兩項涂層的制備方式,且W涂層最為ZrC與基體層之間的中間層,其涂層的燒蝕率為29.5×10-3g/s,線燒蝕率5.33×10-3mm/s,但本種方法制備涂層中間過度層為W,由于在含氧條件下燒蝕過程中生成氧化鎢等氧化產(chǎn)物,會形成鎢涂層中間的體積膨脹,由于體積膨脹的過程會使得涂層與基體之間的結(jié)合發(fā)生破壞,影響涂層的抗燒蝕性能。
文獻2:“Shi X H,Huo J H,Zhu J L,et al.Ablation resistance of SiC–ZrCcoating prepared by a simple two-step method on carbon fiber reinforcedcomposites[J].Corrosion Science,2014,88(6):49-55.”介紹了C/C-SiC-ZrC兩相涂層的制備方法,通過漿料浸漬等方式制備制備SiC-ZrC抗燒蝕涂層,且涂層可以抵御30s的燒蝕試驗。本文獻采用單一的PIP法將ZrC和SiC均勻的分散在分散劑中,在材料表面進行涂覆,但是本種方法制備的抗燒蝕涂層在電鏡下面的組織不均勻,且距離實際應(yīng)用還有較大的差距,測試顯示只能抵御30s的燒蝕試驗,材料及會發(fā)生破壞,所以此種方法制備的涂層對材料的抗燒蝕性提升有限,且涂層與基體的結(jié)合為機械結(jié)合,涂層強度不能保證。燒蝕過程中容易發(fā)生鎢涂層因燒蝕氧化而發(fā)生體積膨脹,使得涂層失效。
文獻3:“成來飛,張立同,徐永東,等.液相法制備碳碳復合材料Si-W涂層表面氧化層的結(jié)構(gòu)[J].硅酸鹽學報,1997(5):537-541.”介紹了在密度為1.7g/cm3的炭/炭復合材料上通過提前的Si粉包埋的方式制備了一種具有SiC過渡層的上噴涂鎢的鎢涂層,由于其制備方式過于復雜,且不適合對材料內(nèi)部進行保護,且中間有玻璃相生成對樣品高溫處理的時候的狀態(tài)對材料的內(nèi)部向內(nèi)進行流動。且對材料的內(nèi)部保護不夠,高溫時期的玻璃相對材料纖維有一定程度的損害。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中南大學,未經(jīng)中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602004.5/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