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管材全自動加工生產線以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587934.8 | 申請日: | 2018-06-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576314A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17 |
| 發明(設計)人: | 李德昌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市機信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23/00 | 分類號: | B23P2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23000 廣東省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送料裝置 鉤料 機頭 方管 錐管 頂料裝置 切割機頭 輸送機構 全自動加工 安全隱患 控制裝置 配合控制 生產效率 生產作業 裝置配合 自動完成 管材 頂料 送料 加工 切割 便利 | ||
本發明公開一種管材全自動加工生產線以及方法,生產線包括有第一機架、第二機架、切割機頭、輸送機構、第一送料裝置、第二送料裝置、錐管機頭、方管機頭、第一鉤料裝置、第二鉤料裝置以及控制裝置;通過設置各個裝置和機構,并配合控制裝置第一頂料裝置、切割機頭、輸送機構、第二頂料裝置、第一送料裝置、第二送料裝置、錐管機頭、方管機頭、第一鉤料裝置和第二鉤料裝置配合工作,以自動完成頂料、切割、送料、錐管加工和方管加工,有效提高了生產效率,減少人力耗費,避免安全隱患的出現,為生產作業帶來了便利。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管材加工生產領域技術,尤其是指一種管材全自動加工生產線以及方法。
背景技術
傳統的金屬管材的加工,需要將圓管加工成錐狀方形,目前普遍的做法是采用人工完成上料、裁切、送料、下料等工序,效率低,耗費人力,并且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因此,需要設計一臺設備來解決上述問題,以提高生產效率,較少人力耗費,減少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管材全自動加工生產線以及方法,其可自動送料、下料和裁切,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之技術方案:
一種管材全自動加工生產線,包括有第一機架、第二機架、切割機頭、輸送機構、第一送料裝置、第二送料裝置、錐管機頭、方管機頭、第一鉤料裝置、第二鉤料裝置以及控制裝置;
該第一機架的后側設置有上料槽,該上料槽中設置有第一頂料裝置,該第二機架與第一機架橫向并排設置,第二機架的前側設置有集料槽,該集料槽中設置有第二頂料裝置;
該切割機頭和輸送機構均設置于第一機架上,切割機頭位于上料槽的側旁,輸送機構位于切割機頭的前側,前述集料槽位于輸送機構之輸出端的外側;
該第一送料裝置和第二送料裝置均設置于第二機架上并縱向排布,第一送料裝置位于集料槽的側旁,第二送料裝置位于第一送料裝置的后側;
該錐管機頭和方管機頭均設置于第二機架上并縱向排布,錐管機頭與第一送料裝置彼此正對,該方管機頭與第二送料裝置彼此正對;
該第一鉤料裝置和第二鉤料裝置均設置第二支架上,第一鉤料裝置位于第一送料裝置的上方,第一鉤料裝置可來回活動地設置于第二頂料裝置和第一送料裝置之間,第二鉤料裝置位于第二送料裝置的上方,第二鉤料裝置可來回活動地設置于第一送料裝置和第二送料裝置之間;
該控制裝置控制第一頂料裝置、切割機頭、輸送機構、第二頂料裝置、第一送料裝置、第二送料裝置、錐管機頭、方管機頭、第一鉤料裝置和第二鉤料裝置配合工作。
優選的,所述輸送機構為皮帶式輸送機構。
優選的,所述第一送料裝置的結構與第二送料裝置的結構相同,第一送料裝置包括有夾持組件和驅動機構,該夾持組件可橫向來回活動地設置于第二機架上,該驅動機構設置于第二機架上并帶動夾持組件橫向來回活動。
優選的,所述第一鉤料裝置的結構與第二鉤料裝置的結構相同,第一鉤料裝置包括有導桿架、安裝座、掛鉤、第一驅動機構和第二驅動機構;該導桿架可縱向來回活動地設置于第二機架上,該安裝座設置于導桿架上,該掛鉤可上下活動地設置于安裝座上,該第一驅動機構設置于第二機架上并帶動導桿架縱向來回活動,該第二驅動機構設置于安裝座上并帶動掛鉤豎向來回活動。
優選的,所述第一驅動機構為氣缸。
優選的,所述第二驅動機構為氣缸。
一種管道全自動加工生產方法,采用前述管材全自動加工生產線,該控制裝置控制第一頂料裝置、切割機頭、輸送機構、第二頂料裝置、第一送料裝置、第二送料裝置、錐管機頭、方管機頭、第一鉤料裝置和第二鉤料裝置配合工作,包括有以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市機信機械有限公司,未經東莞市機信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58793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