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農機的多路閥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587700.3 | 申請日: | 2018-06-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708882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31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萬敏 |
| 主分類號: | F15B13/02 | 分類號: | F15B13/02;F15B21/08;F15B11/20;F15B13/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5608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農機 多路閥 | ||
1.一種用于農機的多路閥,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第一軸向通道(1a)、第二軸向通道(1b)、環形流道(801)、豎向流道(1c)的閥塊(8),閥塊(8)上設有壓力油口(P)、第一工作油口(V1)、第二工作油口(C1)、第三工作油口(V2)、第四工作油口(C2)、回油口(T),所述壓力油口(P)、第一工作油口(V1)與第一軸向通道(1a)連通,所述回油口(T)與環形流道(801)連通,第三工作油口(V2)、第四工作油口(C2)與第二軸向通道(1b)連通,第二工作油口(C1)通過單向溢流閥(17)與第四工作油口(C2)連通;
設于第一軸向通道(1a)內能左右滑移的第一主閥芯(9b),第一主閥芯(9b)左側形成第一主彈簧腔(1a3)、右側形成第一主控制腔(1b3),第一主彈簧腔(1a3)內設有使第一主閥芯(9b)保持右移的第一主彈簧(11a),閥塊(8)內設有第一流道(810),第一流道(810)通過第一阻尼孔(12a)與第一軸向通道(1a)連通,第一流道(810)通過第一溢流閥(13a)與第一軸向通道(1a)連通,第一主閥芯(9b)外周具有呈環狀的第一中部通流槽(9b1)、第一左通流槽(9b2)和第一右通流槽(9b3),環形流道(801)始終與第一左通流槽(9b2)和第一右通流槽(9b3)連通;第一主閥芯(9b)右移狀態下,壓力油口(P)通過第一中部通流槽(9b1)同時與第一工作油口(V1)和第一溢流閥(13a)的進口連通,第一左通流槽(9b2)同時與第一阻尼孔(12a)和豎向流道連通;第一主閥芯(9b)左移狀態下,壓力油口(P)通過第一中部通流槽(9b1)同時與豎向流道和第一阻尼孔(12a)連通,第一工作油口(V1)通過第一右通流槽(9b3)與第一溢流閥(13a)的進口連通;
固定在閥塊(8)下部的第一控制閥殼(2b),第一控制閥殼(2b)內設有第一控制壓力油口(P1)和第一控制回油口(T1),閥塊(8)上設有連通第一控制閥殼(2b)和第一主彈簧腔(1a3)的第三流道(207)、連通第一控制閥殼(2b)和第一主控制腔(1b3)的第四流道(209)、連通第一控制壓力油口(P1)和壓力油口(P)的第五流道(821)、連通第一控制回油口(T1)和回油口(T)的第六流道(823);第一控制閥殼(2b)內設有能左右滑移的第一控制閥芯(3b),第一控制閥芯(3b)左側形成第一控制腔(1a4)、右側形成第一控制彈簧腔(1b4),第一控制彈簧腔(1b4)內設有使第一控制閥芯(3b)保持左移的第一控制彈簧(5b),第一控制腔(1a4)通過第七流道(212)與第一流道(810)連通,第一控制閥芯(3b)外周具有呈環狀的第一中部控制通流槽(3b1)、第一左控制通流槽(3b2)和第一右控制通流槽(3b3),第一控制回油口(T1)通過第一弧形流道始終與第一左控制通流槽(3b2)和第一右控制通流槽(3b3)連通;在第一控制閥芯(3b)左移狀態下,第一控制壓力油口(P1)經由第一中部控制通流槽(3b1)和第三流道(207)與第一主彈簧腔(1a3)連通,第一主控制腔(1b3)經由第四流道(209)、第一右控制通流槽(3b3)與第一控制回油口(T1)連通;在第一控制閥芯(3b)右移狀態下,第一控制壓力油口(P1)經由第一中部控制通流槽(3b1)和第四流道(209)與第一主控制腔(1b3)連通,第一主彈簧腔(1a3)經由第三流道(207)、第一左控制通流槽(3b2)與第一控制回油口(T1)連通;
設于第二軸向通道(1b)內能左右滑移的第二主閥芯(9a),第二主閥芯(9a)左側形成第二主彈簧腔(1a2)、右側形成第二主控制腔(1b2),第二主彈簧腔(1a2)內設有使第二主閥芯(9a)保持右移的第二主彈簧(11b),閥塊(8)內設有第八流道(812),第八流道(812)通過第二阻尼孔(12b)與第二軸向通道(1b)連通,第八流道(812)通過第二溢流閥(13b)與第二軸向通道(1b)連通,第二主閥芯(9a)外周具有呈環狀的第二中部通流槽(9a1)、第二左通流槽(9a2)和第二右通流槽(9a3),環形流道(801)始終與第二左通流槽(9a2)和第二右通流槽(9a3)連通;第二主閥芯(9a)右移狀態,第四工作油口(C2)通過第二左通流槽(9a2)同時與環形流道(801)和第二阻尼孔(12b)連通,第三工作油口(V2)通過第二中部通流槽(9a1)同時與豎向流道(1c)和第二溢流閥(13b)的進口連通;第二主閥芯(9a)左移狀態下,第四工作油口(C2)通過第二中部通流槽(9a1)同時與豎向流道(1c)和第二阻尼孔(12b)連通,第三工作油口(V2)通過第二右通流槽(9a3)與第二溢流閥(13b)的進口連通;
固定在閥塊(8)上部的第二控制閥殼(2a),第二控制閥殼(2a)內設有第二控制壓力油口(P2)和第二控制回油口(T2),閥塊(8)上設有連通第二控制閥殼(2a)和第二主彈簧腔(1a2)的第十四流道(202)、連通第二控制閥殼(2a)和第二主控制腔(1b2)的第十五流道(204)、連通第二控制壓力油口(P2)和壓力油口(P)的第十一流道(820)、連通第二控制回油口(T2)和回油口(T)的第十二流道(824);第二控制閥殼(2a)內設有能左右滑移的第二控制閥芯(3a),第二控制閥芯(3a)左側形成第二控制腔(1a1)、右側形成第二控制彈簧腔(1b1),第二控制彈簧腔(1b1)內設有使第二控制閥芯(3a)保持左移的第一控制彈簧(5a),第二控制腔(1a1)通過第十三流道(211)與第八流道(812)連通,第二控制閥芯(3a)外周具有呈環狀的第二中部控制通流槽(3a1)、第二左控制通流槽(3a2)和第二右控制通流槽(3a3),第二控制回油口(T2)通過第二弧形流道始終與第二左控制通流槽(3a2)和第二右控制通流槽(3a3)連通;在第二控制閥芯(3a)左移狀態下,第二控制壓力油口(P2)經由第二中部控制通流槽(3a1)和第十四流道(202)與第二主彈簧腔(1a2)連通,第二主控制腔(1b2)經由第十五流道(204)、第二右控制通流槽(3a3)與第二控制回油口(T2)連通;在第二控制閥芯(3a)右移狀態下,第二控制壓力油口(P2)經由第二中部控制通流槽(3a1)和第十五流道(204)與第二主控制腔(1b2)連通,第二主彈簧腔(1a2)經由第十四流道(202)、第二左控制通流槽(3a2)與第二控制回油口(T2)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萬敏,未經吳萬敏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587700.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船用齒輪箱的帶失電限位功能電液換向閥
- 下一篇:主液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