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車身結構有效
申請?zhí)枺?/td> | 201810561339.7 | 申請日: | 2018-06-01 |
公開(公告)號: | CN10924988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16 |
發(fā)明(設計)人: | 長谷川厚;渡邊博義;奧山敬一郎;菊池博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本田技研工業(yè)株式會社 |
主分類號: | B60R19/24 | 分類號: | B60R19/24;B62D25/08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劉影娜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車身 結構 | ||
本發(fā)明提供能夠抑制從角板輸入至延長部的沖擊載荷的車身結構。車身后部結構具備保險杠梁(16)、延長部(15)以及角板(18)。保險杠梁在車身的后部沿車寬方向延伸。延長部為了將保險杠梁安裝于車身而設置。角板在延長部的車寬內側設于保險杠梁與延長部之間。在角板的中央設有變形促進部。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車身結構。
背景技術
作為車身結構,具有如下結構:在后側框架的后端部設置延長部,在延長部設置保險杠梁,在延長部和保險杠梁連結有角板。在該車身結構中,在因后部碰撞從車身后方向保險杠梁輸入有沖擊載荷的情況下,所輸入的沖擊載荷從保險杠梁經由角板而傳遞至延長部。由此,能夠由延長部來支承所輸入的沖擊載荷(例如,參照日本國特開2013-233898號公報)。
在此,將輸入至保險杠梁的沖擊載荷經由角板而傳遞至延長部。因此,考慮到從角板傳遞至延長部的載荷變得過大,從該觀點出發(fā)還有改進的余地。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方式在于,提供能夠抑制從角板輸入至延長部的沖擊載荷的車身結構。
(1)本發(fā)明的一方式為車身結構,該車身結構具備:在車身的前部以及后部的至少一方沿車寬方向延伸的保險杠梁;用于將所述保險杠梁安裝于所述車身的延長部;在所述延長部的車寬內側設于所述保險杠梁與所述延長部之間的角板,其中,在所述角板的中央設有變形促進部。
這樣,在保險杠梁與延長部之間設有角板,在角板設有變形促進部。例如,在因碰撞向保險杠梁輸入有沖擊載荷的情況下,所輸入的沖擊載荷從保險杠梁傳遞至角板。能夠通過輸入至角板的沖擊載荷使角板從變形促進部變形。因而,能夠利用角板來吸收沖擊載荷,從而抑制從角板輸入至延長部的沖擊載荷。
在此,角板的中央部設于比較遠離保險杠梁、延長部的位置。于是,在角板的中央部設置變形促進部。因而,能夠確保變形促進部的變形量。由此,能夠通過傳遞至角板的沖擊載荷使角板適當地變形。
(2)在上述車身結構中,也可以是,所述角板具有沿車身前后方向延伸的車寬方向外側的外壁和車寬方向內側的內壁,所述變形促進部設于所述外壁,且具有朝向所述延長部(向車寬方向外側)彎曲的彎曲部。
這樣,在角板的外壁設有作為變形促進部的彎曲部,使彎曲部朝向延長部(向車寬方向外側)彎曲。因而,能夠使角板通過彎曲部而向延長部側變形。由此,能夠使延長部與角板的接合部難以剝離。
另外,在角板的變形量大的情況下,能夠使角板與延長部抵接。由此,在向角板輸入有比較大的沖擊載荷的情況下,能夠在使角板向延長部側變形的狀態(tài)下使沖擊載荷高效地傳遞于延長部。
(3)在上述車身結構中,也可以是,所述角板具有:與所述外壁以及所述內壁連接且沿車身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肋;從所述第一肋與所述內壁的連接點向車寬方向外側傾斜地朝向所述延長部延伸的第二肋。
在此,輸入至保險杠梁的沖擊載荷以車身前后方向的朝向傳遞至角板。于是,在外壁以及內壁連接第一肋,使第一肋沿車身前后方向延伸。因而,能夠使輸入至保險杠梁的沖擊載荷高效地傳遞至第一肋(即,角板)。
另外,使第二肋從第一肋與內壁的連接點朝向延長部而向車寬方向外側延伸。因而,能夠使傳遞至第一肋的載荷高效地傳遞至延長部。
由此,利用第一肋和第二肋,能夠促進角板在所期望的位置處變形。
(4)在上述車身結構中,也可以是,所述角板具有:從所述第一肋與所述外壁的連接點向車寬方向內側傾斜地延伸至所述內壁的第三肋;以及從所述第二肋與所述外壁的連接點向車寬方向內側傾斜地延伸至所述內壁的第四肋。
這樣,使第三肋從第一肋與外壁的連接點延伸至內壁。另外,使第四肋從第二肋與外壁的連接點延伸至內壁。第三肋配置于保險杠梁側。因而,在保險杠梁與角板的連接點附近處,能夠利用第三肋將角板的截面較小地分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本田技研工業(yè)株式會社,未經本田技研工業(yè)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56133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應用于汽車一次碰撞的防護裝置
- 下一篇:車輛的前部車體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