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鋁合金黑色陽極氧化電泳的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541448.2 | 申請日: | 2018-05-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7079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26 |
| 發明(設計)人: | 王超;高國福;別小衛;李杰;汪太淼;唐歡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和興汽車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5D11/04 | 分類號: | C25D11/04;C25D11/22;C25D11/18;C25D13/06 |
| 代理公司: | 寧波市鄞州盛飛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洪珊珊 |
| 地址: | 223005 江蘇省淮***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陽極氧化 鋁合金表面 電泳 電泳膜 鋁合金 沉積 金屬表面處理技術 直流陽極氧化 黑色氧化膜 電解著色 電泳涂層 防護體系 技術基礎 膜厚均勻 外觀平整 陽極電泳 陰極電泳 整體工藝 終端客戶 粗糙度 前處理 染色法 一次性 烘烤 成形 錫鹽 著色 平整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鋁合金黑色陽極氧化電泳的工藝,屬于金屬表面處理技術領域。鋁合金表面經前處理、陽極氧化、著色、制電泳膜等步驟形成良好的防護體系。本發明在直流陽極氧化,錫鹽電解著色的技術基礎上,通過陽極電泳沉積技術,在鋁合金表面沉積電泳膜,得到外觀平整、膜厚均勻的涂層。且電泳涂層經烘烤成形,性能上完全優于傳統染色法和陰極電泳,得到光亮平整的黑色氧化膜。整體工藝穩定,成本低廉,一次性滿足終端客戶對顏色、光澤和粗糙度的要求。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金屬表面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鋁合金黑色陽極氧化電泳的工藝。
背景技術
鋁的陽極氧化技術是應用于汽車、建材、醫療等行業最廣與最成功的技術,也是研究和開發最深入與最全面的技術,因為鋁的陽極氧化膜具有一系列優越的性能,可以滿足多種多樣的要求;隨著電解著色與鋁陽極氧化的結合使得表面處理的外觀更加豐富多彩,在能耗、著色成本以及環保均有明顯的優勢;但是傳統陽極氧化的封孔不足以滿足高耐堿洗車液要求和長時間的海邊鹽霧環境等造成腐蝕,尤其是隨著外界氣候環境的變差以及汽車市場復雜的清洗環境,對汽車亮條的耐腐蝕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
電泳涂裝的原理發明于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為提高汽車車身內腔和焊縫面的防腐蝕性,美國福特汽車公司于1957年開始著手研究電泳涂裝;1971年底,美國PPG公司研制成功第一代陰極電泳涂料,經過近四十多年的發展,在汽車工業中迅速普及、發展和逐步完善,主要是由于電泳產品在實際應用中體現了高效、品質、安全、經濟等優點;但是電泳涂裝仍有局限性,如耐熱性差、對掛具的管理要求很嚴格、且槽液組分不穩定,同時對顏色有限定要求的電泳工藝局限性很大。
鋁合金陽極氧化加黑色電解著色之后再進行電泳,可以得到平整、光滑、耐磨和抗沖擊能力的陽極氧化外觀,又可以滿足高耐堿性能,長周期鹽霧和冷凝水試驗要求,關鍵對長周期光照老化有著質的飛躍,這對汽車的外飾黑色電泳件的開發和應用有深遠的意義。但是利用現階段的工藝技術制備的工件還具有表面光澤差、縮孔重、制造成本高、工藝不穩定等問題。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鋁合金黑色陽極氧化電泳的工藝。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鋁合金黑色陽極氧化電泳的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1)前處理:將鋁合金工件經脫脂、除油、電化學拋光、清洗得鋁合金基體;
(2)陽極氧化:將鋁合金基體作為陽極浸入電解液中進行陽極氧化處理;
(3)著色:將步驟(2)處理后的鋁合金基體在著色液中進行電沉積處理,再水洗、熱水洗處理;
(4)制電泳膜:將著色后的鋁合金基體浸入電泳槽液中,進行樹脂電沉積,最后水洗、固化得成品。
金屬材料的表面保護技術已經被大量應用,但是在現階段的鋁合金表面處理技術中,很多氧化層不能均勻連續地展現出來,前處理是保證氧化層平整的關鍵。很多已經公開的技術中往往把重點放在如何脫脂的細節處理上,但是拋光液的選取同樣至關重要,本發明特殊選用多酸聯合拋光液,包括硫酸300-500g/L、草酸150-200g/L、磷酸800-1000g/L、硝酸220-260g/L。相較于傳統的單酸或雙酸拋光液,本發明加入的草酸酸性較為溫和,能調節硫酸與硝酸的強烈氧化性,避免其造成鋁合金表面的不規則性。而氧化膜的光滑平整是保證著色、電泳膜是否均勻的前提。本發明將著色處理先于電泳處理,能最大化的將顏色滲于氧化膜的孔隙中或在電泳作用下,強烈附著于氧化膜表面,這樣區別于直接將著色和電泳同時進行,避免顏色混雜于電泳膜中,使得電泳膜易剝落或分布不均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和興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和興汽車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54144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