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反射增益型高透過率太陽能電池背膜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506087.8 | 申請日: | 2018-05-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76704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9 |
| 發明(設計)人: | 林建偉;張付特;趙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中來光伏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31/049 | 分類號: | H01L31/049;H01L31/18;B32B7/12;B32B15/00;B32B15/09;B32B27/06;B32B27/36;B32B33/00;B32B37/12;B32B38/00;B32B38/06;B32B38/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之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37 | 代理人: | 耿璐璐;劉卓夫 |
| 地址: | 215542 江蘇省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反射 增益 透過 太陽能電池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反射增益型高透過率太陽能電池背膜,包括透明薄膜層,所述透明薄膜層上表面和/或下表面設置有高反射率圖案層;所述高反射率圖案層為網格狀,網孔的位置與電池片的位置保持一致,所述網孔的面積小于電池片的面積。將透明薄膜層和高反射率圖案層相結合,反射增益型透明太陽能電池背膜的可以適用于不同組件版型并確保在組件制作后片間及串間均具有高反射功能,380?1280nm的可見光和近紅外光平均透過率>90%,且在太陽能電池未覆蓋區,380?1280nm的可見光和近紅外光平均反射率>90%的新功能性背膜。使用本發明制備的太陽能電池背膜制作而成的組件發電功率增益可達5?6W。同時還能顯著降低PID現象。還具有制備工藝簡單,成本對低廉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太陽能電池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反射增益型高透過率太陽能電池背膜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國家節能減排政策的進一步實施,光伏發電以其清潔、高效、零碳排放的優點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據統計,2017年,全球新增光伏裝機容量達到了100GW,同比增長43%,全球累計裝機容量達到了405GW,預計2018年全球總裝機量將達到109GW,繼續保持高增長的態勢。作為光伏發電的基本單元,太陽能電池組件的結構從上到下依次為光伏玻璃、EVA封裝膠膜、晶硅太陽能電池片、EVA封裝膠膜和太陽能電池背膜。其中太陽能電池背膜主要起保護和支撐太陽能組件作用,使其在嚴苛的自然環境中保持太陽能電池組件正常工作25年以上。
隨著光伏行業技術的發展,太陽能電池背膜的技術要求也在逐步提升。當前,太陽能電池背膜除了需要滿足其在生產加工以及戶外應用的常規要求,如斷裂強度、斷裂生長率、與EVA剝離強度、耐UV性能、耐濕熱性能以外,還需考慮背膜對于組件功率的增益效果。隨著雙面發電太陽能電池技術的迅猛發展,高可見光透過率太陽能電池背膜成為市場需求的主要功能性背膜之一。雖然高透過率太陽能電池背膜需要解決諸多技術難題,如不低于玻璃的可見光透過率、不低于常規背膜的紫外耐受性能和濕熱老化性能,然而以蘇州中來光伏新材股份有限公司為代表的高科技企業在中國專利申請號為CN201520087689.6的申請案中公布了一種透明太陽能電池背膜及其組件,為高透過率太陽能電池背膜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然而,對于雙面發電組件,不降低電池覆蓋區域的背膜透過率而提高不被電池覆蓋區域的背面反射率,是太陽能電池背膜急需解決的技術難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之不足,提供一種將高可見光透過率和高反射性能同時集成在同一太陽能電池背膜上的具有高反射增益的高透過率太陽能電池背膜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反射增益型高透過率太陽能電池背膜,采用的主要技術方案為:
一種反射增益型高透過率太陽能電池背膜,包括透明薄膜層,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薄膜層上表面和/或下表面設置有高反射率圖案層;所述高反射率圖案層為網格狀,網孔的位置與電池片的位置保持一致,所述網孔的面積小于電池片的面積。
本發明提供的反射增益型高透過率太陽能電池背膜,還包括如下附屬技術方案:
其中,所述網孔的邊緣沿電池片的外周向內延伸1-15mm;所述網孔四角為斜角過渡。
其中,所述高反射率圖案層是外表面進行過等離子處理的涂層;
所述高反射率圖案層為厚度為1-100μm的涂層,所述涂層的組成成分包括功能性氟改性樹脂、固化劑、填料和助劑;
所述填料為硫酸鋇和石墨烯。
其中,所述高反射率圖案層是外表面進行過等離子處理的膜層;
所述高反射率圖案層為對300-1250nm波長光線的反射率為60-99%的高分子聚合物薄膜和/或金屬薄膜;所述高分子聚合物薄膜和/或金屬薄膜的厚度為1-100μm,通過膠粘劑粘貼在透明薄膜層上表面和/或下表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中來光伏新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蘇州中來光伏新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50608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H01L 半導體器件;其他類目中不包括的電固體器件
H01L31-00 對紅外輻射、光、較短波長的電磁輻射,或微粒輻射敏感的,并且專門適用于把這樣的輻射能轉換為電能的,或者專門適用于通過這樣的輻射進行電能控制的半導體器件;專門適用于制造或處理這些半導體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導體本體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轉換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輻射控制通過該器件的電流的,例如光敏電阻器
H01L31-12 .與如在一個共用襯底內或其上形成的,一個或多個電光源,如場致發光光源在結構上相連的,并與其電光源在電氣上或光學上相耦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