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功能六足蜘蛛爬行機器人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483908.0 | 申請日: | 2018-05-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7451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19 |
| 發明(設計)人: | 吳子岳;宋彥良;吳志峰;高睿;周帥福;劉善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海洋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2D57/032 | 分類號: | B62D57/03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1306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機械腿 高清攝像頭 控制板 舵機 爬行 測距傳感器 壓力傳感器 無線傳輸 蜘蛛 六足 驅動執行機構 天線接收信號 機器人身體 傳感機構 驅動機構 驅動信號 人本發明 天線安裝 姿態控制 左右兩側 連接板 鋰電池 機器人 天線 驅動 | ||
本發明公布了一種多功能六足蜘蛛爬行人,其包括:執行機構,包括機械腿、輕型連接板和驅動舵機,所述機械腿包括六條腿,分為前、后機械腿,所述舵機固定在機械腿上,每條機械腿有兩個舵機,每條機械腿分成上下兩部分;驅動機構,包括無線傳輸、天線、控制板和12V鋰電池,所述天線安裝在控制板上,所述無線傳輸發出驅動信號,所述天線接收信號后傳達到控制板,進而驅動執行機構運動;傳感機構,包括高清攝像頭、壓力傳感器和測距傳感器,所述高清攝像頭安裝在機器人身體最前端,所述壓力傳感器安裝在所述機械腿底部,所述測距傳感器安裝在所述高清攝像頭左右兩側。本發明不僅爬行速度快,而且穩定性好,使機器人的運行姿態控制更加簡單方便。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器人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多功能六足蜘蛛爬行機器人。
背景技術
伴隨著科學技術的成長,人類在生活、生產中漸漸實現智能化和自動化。最近幾年來,機器人技術發展迅猛,各式各樣的機器人逐漸進入人們的生活。我們的生活水平也因為機器人的加入變得更加有效率。爬行機器人作為機器人的一個重要的分支,由于其優秀的運動能力及復雜環境中出色的平穩性,爬行機器人逐漸被人們用于執行管道探測、廢墟搜索等任務。針對原有已經設計出的一代蜘蛛爬行機器人在仿生設計、前行裝置、圖像采集及傳輸等方面的不足,以蜘蛛為原型,以實用性、靈活性、經濟性為原則,設計一款相對于原有具有更大運載能力,更為節能且對地形環境適應較強的仿生機器蜘蛛,能實現在陸地的良好爬行,來更好的勘測地形地貌,使科研人員能夠及時的掌握信息,由機器蜘蛛去探索一些洞穴、攀爬崎嶇山區等也可以為人類探索提前獲取信息,感知是否有危險,減小不必要的傷亡。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是解決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技術問題,從而提供一種爬行速度快、穩定性好、操控方便的蜘蛛爬行機器人。
本發明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
本發明提供一種多功能六足蜘蛛爬行機器人,其包括:
執行機構,包括機械腿、輕型連接板和驅動舵機,所述機械腿包括六條腿,分為前機械腿和后機械腿,所述舵機固定在所述機械腿上,每條機械腿安裝有所述舵機兩個,所述每條機械腿分成上下兩部分,兩部分通過輕型連接板連接在一起,所述舵機分別放在機械腿的兩部分上,同時驅動機械腿的兩部分,所述每條機械腿都包括三個自由度;
驅動機構,包括無線傳輸部分、天線、控制板和12V鋰電池,所述天線安裝在所述控制板上,所述無線傳輸部分發出驅動信號,所述天線接收信號后傳達到控制板,進而驅動所述執行機構運動;
傳感機構,包括高清攝像頭、壓力傳感器部分和測距傳感部分,所述高清攝像頭安裝在機器人的身體最前端,所述壓力傳感器部分安裝在所述機械腿的底部,每條機械腿均包含一個壓力傳感器部分,所述測距傳感器安裝在所述高清攝像頭的左右兩側,每側各一個。
進一步地,所述執行機構主要包括機器人的六條機械腿,所述機械腿均勻分布在機器人身體的兩側,每條機械腿均成圓弧形狀,且所述機械腿上開有眾多矩形槽,每個矩形槽自上而下并列排布,所述每條機械腿包含三個自由度,使機器人運動更加靈活。
進一步地,所述機械腿上安裝有兩個舵機,兩個舵機分別安裝在機械腿的兩部分上,每個舵機由螺栓安裝在機械腿上,每個舵機分別同時驅動機械腿。
進一步地,所述機械腿分為前機械腿和后機械腿,兩條前機械腿安裝在機器人身體的前端,每條機械腿都成彎曲的弧形,所述前機械腿與豎直方向保持一定的傾斜角度,向前傾斜,所述后機械腿向后方傾斜一定角度,每條機械腿均設計有矩形槽。
進一步地,所述傳感器部分包括壓力檢測傳感器,所述壓力傳感器安裝在六條機械腿的底部,在傳感器的周圍還有一圈橡膠墊,用來保護傳感器不被損壞,每個傳感器均直接與所述控制板相連接,所述天線安裝在機器人身體尾部與所述控制板相連接,所述高清攝像頭安裝在機器人身體前端,與所述天線對稱分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海洋大學,未經上海海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48390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