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后續加工的綠色低輻射鍍膜玻璃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457205.0 | 申請日: | 2018-05-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407406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25 |
| 發明(設計)人: | 黃成龍;鄧云軍;李建根;鄧軍;李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南玻節能玻璃有限公司;中國南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32B9/00 | 分類號: | B32B9/00;B32B9/04;B32B15/04;B32B17/06;B32B33/00 |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師事務所 51221 | 代理人: | 陳明龍;韓洋 |
| 地址: | 610213 四川省成***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后續 加工 綠色 輻射 鍍膜 玻璃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可后續加工的綠色低輻射鍍膜玻璃,該玻璃膜層結構依次為:玻璃基片、第一層打底層氮化硅層、第二層阻擋層鎳鉻合金層、第三層介質層氮化硅層、第四層粘附層氧化鋅層、第五層功能層銀層、第六層保護層鎳鉻合金層、第七層保護層氮化硅層;所第五層功能層銀層厚度為8?12nm;所述第六層保護層鎳鉻合金層厚度為1?4nm;所述第七層保護層氮化硅層厚度為45?55nm。該鍍膜玻璃,通過對膜層材料和膜層厚度設置,在保持外觀呈綠色,透過色更接近中性色同時,可用于后期鋼化等加工處理,且鋼化前、后顏色變化小,生產穩定易控,可滿足不同加工廠、不同加工設備生產要求,商業應用前景大。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環保節能建筑材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可后續加工處理的綠色低輻射鍍膜玻璃。
背景技術
低輻射鍍膜玻璃是利用物理方法或者化學方法在玻璃基片上沉積多層介質材料、金屬材料,以達到改變玻璃顏色外觀以及提高玻璃節能效果的目的。其優異的節能效果和多元化的裝飾效果被廣泛用于建筑玻璃行業。
其中,具有綠色外觀效果、更能體現“綠色建筑”概念的綠色建筑玻璃深受用戶青睞。現有市場下,常售的綠色建筑玻璃主要包括F綠玻原片、F綠玻鍍膜玻璃以及仿綠玻鍍膜玻璃。F綠玻原片直接用于建筑外墻,其能保證綠色裝飾效果,但是阻擋太陽能熱輻射的能力較弱,節能效果不佳;F綠玻鍍膜玻璃,是指在F綠玻上增加鍍膜工藝處理后得到的復合玻璃,該玻璃透過色難以控制,導致室外環境在反映給室內用戶時呈現綠色的弊病;白玻仿制綠玻的鍍膜玻璃,因其價格低廉、工藝穩定以及節能效果顯著已經在逐漸替代F綠玻原片用于建筑玻璃外墻,例如專利CN201310121759.0、CN200920043815.2公開的綠色低輻射鍍膜玻璃。
其中,為提高節能低輻射玻璃的剛度,目前主采用如下兩種離線低輻射節能玻璃加工方式對節能低輻射玻璃進行鋼化處理:一種是先將浮法原片切割、磨邊,然后再鋼化鍍膜,制成中空玻璃。一種是直接在浮法原片上鍍膜,然后根據需要采用切割、磨邊鋼化等方式進行加工。但就現有由白玻仿制的綠色鍍膜玻璃,因該玻璃基片及鍍膜膜層的結構特點,大部分白玻仿制的綠色鍍膜玻璃無法實現先鍍膜再后期高溫鋼化處理,需要先對玻璃基片進行裁剪、鋼化后,再鍍膜的加工方式,存在加工處理局限大、加工效率低的不足;其余可直接鋼化處理的白玻防制的綠色鍍膜玻璃,因高溫處理影響,使鋼化后的鍍膜玻璃透過色存在較大色差,加工后玻璃顏色變化不可控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綠色鍍膜玻璃無法進行后期鋼化處理及鋼化后鍍膜玻璃色差變化大的缺陷,提供一種可進行后期鋼化處理,并且鋼化前、后顏色變化幅度小,生產穩定易控的,能夠滿足不同加工廠、不同加工設備生產,且透過色更接近中性色的綠色低輻射鍍膜玻璃。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可后續加工的綠色低輻射鍍膜玻璃,該玻璃膜層結構依次為:
玻璃基片、第一層打底層氮化硅層、第二層阻擋層鎳鉻合金層、第三層介質層氮化硅層、第四層粘附層氧化鋅層、第五層功能層銀層、第六層保護層鎳鉻合金層、第七層保護層氮化硅層;
所述第五層功能層銀層,厚度為8-12nm;
所述第六層保護層鎳鉻合金層,厚度為1-4nm;
所述第七層保護層氮化硅層,厚度為45-55n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南玻節能玻璃有限公司;中國南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四川南玻節能玻璃有限公司;中國南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45720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