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在銅锍轉爐吹煉的過程中脫除砷銻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411282.2 | 申請日: | 2018-05-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70776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9 |
| 發明(設計)人: | 沈強華;孔德頌;劉大方;陳雯;郝戰飛;于海波;毛慶;何恩;班卿;楊世瑩;楊坤彬;羅遠富;呂文帥;朱鵬達;招楊;王家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明理工大學;云南銅業股份有限公司西南銅業分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B15/06 | 分類號: | C22B15/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50093 云***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轉爐 吹煉 過程 脫除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在銅锍轉爐吹煉的過程中脫除砷銻的方法,屬于銅冶煉技術領域。銅锍轉爐吹煉第一周期按常規作業獲取白锍,在第二周期將白锍及冷料吹成粗銅的過程中加入硫酸鈉造渣脫砷銻,硫酸鈉的加入總量為入爐料里金屬銅質量的1%~3%。本方法在轉爐吹煉的第二周期造銅的過程中實施砷銻的同步脫出,幾乎不增加設備,不改變吹煉制度,能耗增加不明顯;造銅期終點到了砷銻渣無需專門排放,隨粗銅進到下一工序進行氧化精煉,沒有降低銅的吹煉直收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在銅锍轉爐吹煉的過程中脫除砷銻的方法,屬于銅冶煉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全球銅冶煉發展迅速,銅礦的不斷開采導致優質銅原料越來越少,加之其它有色金屬冶煉過程產出的含銅中間物料交銅廠處理,致使銅原料雜質含量升高且波動較大,這是造成粗銅里雜質砷銻高的主要原因。現行的火法煉銅流程在熔煉工序通常配鐵橄欖石渣型,主要完成脫出脈石和部分鐵的任務,砷銻在銅锍中的分配率較高。在轉爐吹煉工序主要是脫鐵硫造粗銅,并沒有專門針對砷銻的脫出進行工藝優化,結果是銅锍中砷銻含量高,吹煉得到的粗銅里砷銻肯定高,把脫出粗銅里砷銻以及鉛鉍鎳的任務交由火法精煉承擔。國內外的銅冶煉廠在火法精煉中脫出砷銻的方法:
(1)采用氧化—還原—氧化—還原,重復作業,利用砷銻的低價氧化物容易揮發的特性使二者脫出;
(2)加入堿性熔劑(蘇打或石灰),能生成不溶于銅的砷酸鈉(或砷酸鈣)和銻酸鈉(或銻酸鈣),上浮到熔體表面被除去。由于現行的粗銅火法精煉爐反應動力學條件較弱,這兩種方法都難以大幅度提高砷銻的脫出率。現行的銅锍轉爐吹煉產出粗銅分為兩個周期,第一周期為造渣期,在石英熔劑作用下硫化亞鐵空氣氧化造鐵橄欖石(2FeO·SiO2)渣:
FeS + 1.5O2 = FeO + SO2
FeO + SiO2 = 2FeO·SiO2
篩爐后獲得白锍(Cu2S)進入第二周期。第二周期為造銅期,不加熔劑讓氧氣氧化硫化亞銅造粗銅:
Cu2S +1.5O2 = Cu2O + SO2
2Cu2O + Cu2S = 6Cu + SO2
造銅期氧勢高,砷銻容易氧化為高價氧化物與Cu2O生成砷酸鹽和銻酸鹽。當銅液中含砷銻較高時,與鎳的氧化物生成鎳云母(6Cu2O·8NiO·2As2O5及6Cu2O·8NiO·2Sb2O5),易溶解于銅中。
在造銅期砷銻難以成渣從銅液中漂浮脫出,也難以控制砷銻的物相為易揮發的As2O3和Sb2O3,所以造銅期的功能單一,對雜質的脫出貢獻不大。傳統的銅锍轉爐吹煉工序砷的脫出率低于60%、銻的脫出率低于52%。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傳統的銅锍轉爐吹煉工序砷、銻脫出率低的問題及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在銅锍轉爐吹煉的過程中脫除砷銻的方法。本發明根據在造銅期熔體里的雜質除硫外其它占比少,如果在造粗銅的過程中加入脫雜劑脫砷銻,就有試劑消耗少反應條件好的優勢,獲得粗銅的同時高效脫出砷銻。因此,本發明技術將砷銻的脫出,由傳統的陽極爐火法精煉工序提前到銅锍吹煉工序完成,即在第一周期加入石英熔劑(SiO2)脫鐵后,進入第二周期吹空氣(或富氧空氣)造銅時,加入脫雜劑使砷銻造渣脫出。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明理工大學;云南銅業股份有限公司西南銅業分公司,未經昆明理工大學;云南銅業股份有限公司西南銅業分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41128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