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仿生機器魚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400433.4 | 申請日: | 2016-1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8383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28 |
| 發明(設計)人: | 應益坤;付宗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海洋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3G8/00 | 分類號: | B63G8/00;B63G8/08;B63G8/14;B63G8/34;B63G8/38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賈森君 |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魚身 仿生機器魚 供電源 氣腔 控制器電 加熱絲 下端 魚頭 機械技術領域 碳酸鈣顆粒 橡膠密封層 氣囊內部 一端設置 控制器 氣囊 背鰭 鉸接 尾鰭 胸鰭 噪音 隱蔽 延伸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仿生機器魚,屬于機械技術領域。本一種仿生機器魚,包括本體,本體包括魚身,魚身的一端設置有魚頭,另外一端設有尾鰭,魚身靠近魚頭的兩側均鉸接有胸鰭,魚身的上方設有背鰭,魚身的下方設置有氣腔,氣腔的下端沿魚身延伸,氣腔中設有氣囊,氣腔的下端和魚身之間設有橡膠密封層,氣囊內部設置有若干碳酸鈣顆粒和加熱絲,魚身內設有供電源,供電源上安裝有控制器,供電源和控制器電連接,加熱絲和控制器電連接。本發明具有噪音小,易于隱蔽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機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仿生機器魚。
背景技術
仿魚形的機器魚已在各國進行大量的研制,可以用來檢測水下的污染源或者其它異狀,這可以用來觀測水下世界或者是生物種群。
基本上的仿生魚都是采用電動馬達來驅動的,電動馬達與連桿的驅動比較快速,但會產生振動噪音,容易被捕捉,也不容易被魚群接受。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不足,提供了一種主要依靠氣體來驅動上下前后活動的水下魚形仿生機器魚。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一種仿生機器魚,包括仿魚形的本體,所述本體包括魚身,所述魚身的一端設置有魚頭,另外一端設置有尾鰭,所述魚身靠近魚頭的兩側均鉸接有胸鰭,所述魚身的上方設置有背鰭,所述魚身的下方設置有氣腔,所述氣腔的下端沿魚身延伸,所述氣腔中設置有氣囊,所述氣腔的下端和魚身之間設置有橡膠密封層,所述氣囊內部設置有若干碳酸鈣顆粒和加熱絲,所述魚身內設置有供電源,所述供電源上安裝有控制器,所述供電源和控制器電連接,所述加熱絲和控制器電連接。
上述的仿生機器魚中:所述尾鰭鉸接在魚身的一端,所述氣囊上設置有主排氣管,所述主排氣管分成左排氣管和右排氣管,所述左排氣管通過魚身后延伸到尾鰭并且左排氣管的排氣口位于尾鰭的左側,當左排氣管排氣時尾鰭向右擺動,所述右排氣管通過魚身后延伸到尾鰭并且右排氣管的排氣口位于尾鰭的右側,當右排氣管排氣時尾鰭向左擺動,所述左排氣管與右排氣管上均設置有控制閥一,所述控制閥一和控制器電連接。
上述的仿生機器魚中:所述胸鰭包括鉸接在魚身上的若干根支撐桿和覆蓋在若干根支撐桿上的連接膜片,所述氣囊上還設置有兩根驅動氣管,兩根驅動氣管分別對應于兩胸鰭,每根所述驅動氣管上均設置有控制閥二,所述控制閥二和控制器電連接,兩根所述驅動氣管分別穿出魚身后固連在胸鰭上,并且驅動氣管的噴氣口設置在胸鰭的下側面,當驅動氣管噴氣時,胸鰭向上擺動。
上述的仿生機器魚中:氣囊上設置有輔排氣管,所述輔排氣管從魚身中延伸到魚頭中,并且輔排氣管的噴氣口位于魚頭的最前端,當輔排氣管噴氣時,氣泡可以從魚頭的最前端噴出,所述輔排氣管上設置有控制閥三,所述控制閥三和控制器電連接。
上述的仿生機器魚中:所述魚身的上部和背鰭上均設置有太陽能片,所述太陽能片與所述供電源相連。
上述的仿生機器魚中:魚身的上部設置有信號接收器,所述信號接收器與所述控制器電連接。
上述的仿生機器魚中:所述魚頭上設置一對攝像頭,所述攝像頭與所述控制器電連接。
上述的仿生機器魚中:所述所述魚頭的兩側設置有深水換能器,所述深水換能器與供電源電連接。
上述的仿生機器魚中:所述控制器是單片機。
上述的仿生機器魚中:所述供電源是蓄電池。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在加熱絲加熱條件下,碳酸鈣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鈣,產生上浮力,加熱絲停止加熱后,二氧化碳和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容易下潛。
2、左排氣管可以使得尾鰭向右擺動,右排氣管可以使得尾鰭向左擺動,從而推進魚身和魚頭前進,不使用電機、噪音小,易于隱蔽和偽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海洋大學,未經浙江海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40043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深海潛水器耐壓艙艙門組件結構
- 下一篇:一種智能水下機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