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茯苓夾餅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381821.2 | 申請日: | 2018-04-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9169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14 |
| 發明(設計)人: | 于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宮御坊食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1D13/32 | 分類號: | A21D13/32;A21D13/38;A21D13/06;A21D2/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正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楊叁 |
| 地址: | 102444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茯苓 重量份數 茯苓粉 餅皮 餅餡 皮夾 技術方案要點 兒童健康 檸檬酸鈉 脾臟功能 葛根粉 黃芪粉 卡拉膠 太子參 甜茶液 山藥 陳皮 制備 淀粉 面粉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茯苓夾餅,其技術方案要點是所述茯苓夾餅包括餅皮和被兩張餅皮夾在中間的餅餡,所述餅皮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面粉1份~10份、淀粉30份~50份、茯苓粉1份~10份和太子參0.1份~2份;所述餅餡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山藥10份~30份、檸檬酸鈉0.1份~1份、甜茶液1份~20份、茯苓粉5份~12份、卡拉膠10份~30份、葛根粉10份~30份和黃芪粉1份~5份、陳皮1份~5份,達到了對脾臟功能不強的兒童起進行食補的作用,促進兒童健康成長。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傳統小吃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茯苓夾餅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茯苓夾餅,又名茯苓餅,是北京的一種滋補性傳統名點。用淀粉烙制的家冰層,其薄如紙,其白似雪,夾心則是純正云貴茯苓粉以及其他輔料,甜香味美,入口即化,清爽適口。且價格低廉,可作為經常食用的保健食品。
現有的可參考公開號為CN106858564A的中國專利,其公開了一種本發明涉及一種花香茯苓夾餅及其制備方法,所述茯苓夾餅的餅皮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面粉1份~10份、玉米淀粉30份~50份、茯苓粉1份~10份和黨參0.1份~2份;所述茯苓夾餅的餅餡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棗10份~30份、檸檬酸鈉0.1份~1份、甜茶液1份~20份、茯苓粉1份~10份、卡拉膠10份~30份、葛根粉10份~30份和遠志1份~5份。
近些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兒童在身體發育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也變得與以往不同,單一的缺少營養元素已經變得越來越少,而經常會出現脾臟虛弱的情況,這種情況嚴重的影響了兒童的正常發育,而茯苓夾餅本身是一種很好的健脾中藥藥膳,如何調整傳統小吃茯苓夾餅的配方,讓其更加適應兒童的需求是茯苓夾餅多樣化的重要研究方向。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茯苓夾餅,起到了對脾臟功能不強的兒童起進行食補的作用,促進兒童健康成長。
本發明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茯苓夾餅,所述茯苓夾餅包括餅皮和被兩張餅皮夾在中間的餅餡,所述餅皮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面粉1份~10份、淀粉30份~50份、茯苓粉1份~10份和太子參0.1份~2份;
所述餅餡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山藥10份~30份、檸檬酸鈉0.1份~1份、甜茶液1份~20份、茯苓粉5份~12份、卡拉膠10份~30份、葛根粉10份~30份和黃芪粉1份~5份、陳皮1份~5份。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將茯苓與其他的傳統中藥進行搭配,制備成一種具有良好健脾益氣功能的傳統小吃,能夠對脾臟功能不強的兒童起到食補的作用,促進兒童健康成長。
較佳的,所述餅皮還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山楂8份~12份和蔬菜汁6份~10份;
所述茯苓夾餅的餅餡還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番茄紅素0.1份~1份和乳酪5份~15份、核桃粉4~8份。
較佳的,所述餅皮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面粉5份、淀粉40份、茯苓粉6份和太子參1份、山楂10份和蔬菜汁8份;
所述餅餡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山藥20份、檸檬酸鈉0.5份、甜茶液11份、茯苓粉9份、卡拉膠20份、葛根粉20份和黃芪粉3份、陳皮3份、番茄紅素0.5份和乳酪10份、核桃粉6份。
較佳的,所述淀粉為芋頭淀粉。
較佳的,所述淀粉為面粉為全麥面粉。
較佳的,所述淀粉為蔬菜汁為菠菜汁。
本發明的目的二:一種茯苓夾餅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宮御坊食品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宮御坊食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8182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茯苓夾餅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亞麻籽薄脆及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