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茶酒的制作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369807.0 | 申請日: | 2018-04-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1518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9 |
| 發明(設計)人: | 陳思霓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思霓 |
| 主分類號: | C12G3/055 | 分類號: | C12G3/055 |
| 代理公司: | 汕頭市潮睿專利事務有限公司 44230 | 代理人: | 林天普;朱明華 |
| 地址: | 510900 廣東省廣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制作 工藝 | ||
本發明提供茶酒的制作工藝,包括如下步驟:(1)選取鮮葉(鮮茶葉,或鮮茶葉和鮮沉香葉);(2)鮮葉曬干;(3)風干晾青;(4)做青發酵;(5)將經做青發酵處理的茶葉(或茶葉和沉香葉)浸泡在酒中,所用酒重量為茶葉(或茶葉和沉香葉)的3?5倍,浸泡3?20天;完成浸泡后,將茶葉(或茶葉和沉香葉)濾出,濾液備用;(6)將步驟(5)濾出的茶葉(或茶葉和沉香葉)晾干后進行翻炒;(7)將經過翻炒處理的茶葉和步驟(5)得到的濾液加入到浸泡容器中,再向浸泡容器中添加酒,浸泡1?3天;完成浸泡后,將茶葉濾除,得到茶酒。本發明能夠充分利用茶葉所含的有效成分,制作出的茶酒營養價值好,且色、香、味俱佳。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酒類制品的制造,具體地說,涉及茶酒的制作工藝。
背景技術
茶葉中的維生素類、蛋白質、氨基酸、類脂類、糖類及礦物質元素等營養成分,對人體有較高的營養價值;還有部分化合物,如茶多酚,咖啡堿、脂類、糖類等,是對人體有保健和藥效作用的成分。采用茶葉配制保健酒,具有酒的風格,也具有茶的風味和保健功能。
現有的茶酒原料配方各異,制作方法不一,其制作方法主要有發酵法和浸提法兩種。發酵法是將茶葉與糧食原料混合后,進行發酵,工藝較為復雜。浸提法是將經過曬干、晾青、做青發酵、翻炒、揉捻成型、烘焙等工序后制得的成品茶葉,加入米酒浸泡,使成品茶葉中的營養成分溶入米酒中,雖然工藝較簡單,但茶葉經過烘焙后其部分有效成分損失,制得的茶酒營養價值和風味欠佳。可見茶酒的制作工藝有待進一步改進與完善。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茶酒的制作工藝,通過這種制作工藝能夠充分利用茶葉所含的有效成分,制作出的茶酒營養價值好,且色、香、味俱佳。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方案中,一種茶酒的制作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選取鮮葉:
采摘并選取鮮茶葉;
(2)鮮葉曬干:
將選取的鮮茶葉進行鮮葉曬干處理,利用陽光使茶葉散發水份,茶葉失水率為15-20%;
(3)風干晾青:
將經鮮葉曬干處理的茶葉移入晾青架上,放在陰涼通風處,進行風干晾青處理;
(4)做青發酵:
將經風干晾青處理的茶葉移入做青間,進行做青發酵處理;
做青發酵處理過程為:先抖動茶葉,使茶葉相互碰撞,并使茶葉邊緣受到摩擦,然后靜置3-5小時;所述抖動、靜置交替進行5-8次;
(5)第一次浸泡
將經做青發酵處理的茶葉浸泡在酒中,所用酒重量為茶葉的3-5倍,浸泡3-20天;完成浸泡后,將茶葉濾出,濾液備用;
(6)晾干翻炒
將步驟(5)濾出的茶葉晾干后進行翻炒,翻炒溫度為180-220℃,翻炒時間為8-18分鐘;
(7)第二次浸泡
將經過翻炒處理的茶葉和步驟(5)得到的濾液加入到浸泡容器中,再向浸泡容器中添加酒,濾液和所用酒的總重量是茶葉的5-10倍,浸泡1-3天;完成浸泡后,將茶葉濾除,得到茶酒。
優選上述茶酒的制作工藝還包括步驟(8),將茶酒放入窖池進行醇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思霓,未經陳思霓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6980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鹿茸保健酒加工裝置
- 下一篇:一種黃精酒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