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低溫漂快速瞬態響應高電源抑制比帶隙基準電壓源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365618.6 | 申請日: | 2018-04-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42746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21 |
| 發明(設計)人: | 唐碩;張國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5F1/567 | 分類號: | G05F1/567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帶隙基準電壓源 帶隙基準電壓 快速瞬態響應 啟動電路 低溫漂 高電源 抑制比 模擬集成電路 雙極性晶體管 發射極電壓 負溫度系數 零溫度系數 誤差放大器 正溫度系數 產生電路 傳統結構 帶隙基準 電路產生 瞬態響應 溫度系數 線性疊加 電路 | ||
1.一種低溫漂,快速瞬態響應,高電源抑制比的帶隙基準電壓源,其特征在于,電壓源由帶隙基準產生電路(Bandgap Core)、誤差放大器(Error Amplifier)、啟動電路(start-up)構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低溫漂,快速瞬態響應,高電源抑制比的帶隙基準電壓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帶隙基準產生電路包括:NPN三極管Q1與電阻R1串聯,NPN三極管Q2與電阻R2串聯,Q1的集電極接R1的負端,Q2的集電極接R2的負端,Q2的基極接Q1的集電極,Q1的發射極與Q2的發射極短接在一起后接電阻R4的正端相接,Q1與Q2的發射極面積比為1:8,R4的負端接電源地;R1的正端與R2的正端短接后接電阻R3的負端,R3的正端接NMOS管MN5的源級,并作為帶隙基準電壓的輸出節點VREF;MN5的漏級接PMOS管MP6的漏級,MN5的柵極與NMOS管MN2的漏級短接在一起作為誤差放大器的輸出節點VE;MP6的源級接與電阻R7的負端短接作為電壓節點VDD,電阻R7的正端接正電源VIN,MP6的柵極與PMOS管MP9的柵極短接后接反相器INV的輸出端,INV的輸入端接VDD。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低溫漂,快速瞬態響應,高電源抑制比的帶隙基準電壓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誤差放大器包括:NPN三極管Q3的集電極接NMOS管MN1的源級,Q3的基極接Q1的的集電極,NPN三極管Q4的集電極接NMOS管MN2的源級,Q4的基極接Q2的集電極,Q3的發射極與Q4發射極短接后接電阻R5的正端,R5的負端接電源地;MN1的柵極與MN2的柵極短接后接電壓節點VREF,MN1的漏級接PMOS管的MP3的漏級,MN2的漏級接PMOS管的MP4的漏級,MP3柵漏短接后柵極接MP4的柵極,MP3的源級與MP4的源級短接后接VDD。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低溫漂,快速瞬態響應,高電源抑制比的帶隙基準電壓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啟動電路包括:PMOS管MP9的源級接VDD,MP9的漏級接電阻R6的正端,R6的負端與NMOS管MN11和MN13的漏級、NMOS管的MN7的柵極短接,MN7的漏級與MP3的漏級短接,MN7的源級接NMOS管MN8的漏級,MN8的柵極接VDD,MN8的漏級與電阻R5、R6的負端短接接地;MN11柵漏短接后柵極接NMOS管MN12的柵極,MN12的漏級接MN11的源級,NMOS管M10的漏級接MN13的源級,MN10的柵極與MN13的柵極短接后接VREF,MN10的源級與MN12的源級短接后接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電子科技大學,未經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65618.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