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汽車車內噪聲的主動控制降噪方法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365066.9 | 申請日: | 2018-04-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42295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21 |
| 發明(設計)人: | 臺衛華;代意坤;龐立紅;朱麗平;張正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迪彼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R16/037 | 分類號: | B60R16/037 |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倪鉅芳 |
| 地址: | 201401 上海市奉賢區***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主動控制 車內噪聲 車內 降噪 汽車 車輛信息識別 主動控制系統 發動機激勵 乘客 采集系統 車輛振動 車內環境 監測系統 結構噪聲 路面激勵 聲品質 有效地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汽車車內噪聲的主動控制降噪方法及系統,該系統包括:車輛信息識別系統、車內環境監測系統、車輛振動采集系統、主動控制系統。本發明利用主動控制方法有效地降低了由于發動機激勵和路面激勵引起的結構噪聲對于車內乘客的干擾,大大提升了汽車車內聲品質,為乘客提供了更為舒適的乘坐環境。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主動降噪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汽車車內噪聲的主動控制降噪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成為個人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汽車越來越承載了乘客對于舒適性的更高期望。動力總成噪聲、路噪,尤其是風噪成為了客戶關注的重點。在當前汽車設計過程中,主動控制成為了一種降低車內噪聲最新技術汽車,將車內噪聲進行了進一步提升成為了可能。
當前主動降噪技術,重點集中于發動機噪聲對于車內噪聲的貢獻,而對于路噪、風噪等引起的整車車內噪聲,尚無法進行消除。專利公告號CN106089361,公告日2016.11.9,名為“一種車內發動機主動降噪系統及方法”,其通過提取發動機的轉速來降低由發動機產生的車內噪聲,而無法一同降低來自由路面激勵產生的汽車結構噪聲、車身表面空氣流動產生的風噪等,無法實現車內噪聲全方位的有效消減。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汽車車內噪聲的主動控制降噪方法及系統,其針對當前主動降噪的控制目標的局限性,利用主動控制方法降低由于發動機振動激勵和路面的振動激勵共同引起的車內結構噪聲,實現車內結構噪聲的全面降低,提升車內聲品質。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汽車車內噪聲的主動控制降噪方法,該方法包括:步驟一,車輛信息識別系統接收整車CAN網絡通信中各系統信號,判斷車輛狀態,完成初始化檢測,同時將ANC啟動信號傳遞至主動控制系統;步驟二,利用車內環境監測系統監測車內各關鍵點的聲能量,實時監測車內噪聲情況;步驟三,車輛振動采集系統采集車身關鍵點的振動信號,將采集的振動信號輸入至主動控制系統,以此作為主動控制的參考輸入;步驟四,主動控制系統接收到車輛信息識別系統及車輛振動采集系統的動信號后,進行實時自適應控制計算,向汽車揚聲器系統發出多路控制信號,控制揚聲器發出相應頻率、相位和能量的聲波,實現車內的主動控制消聲。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提供的汽車車內噪聲的主動控制降噪方法有效地降低了由于發動機激勵和路面激勵引起的結構噪聲對于車內乘客的干擾,大大提升了汽車車內聲品質,為乘客提供了更為舒適的乘坐環境。
進一步,該方法還包括:
步驟五,當車內環境監測系統監測到噪聲信號是連續,則主動控制系統正常工作;
當參考信號與標定信號超出容差范圍,則經過判定后,主動控制系統開展自診斷功能,主動控制系統中斷工作;同時主動控制系統啟動自修復功能,修復成功后,主動控制系統重新工作;否則待下一次汽車重新點火啟動后,整個主動控制系統重新初始化,準備工作。
進一步,步驟三中,車身關鍵點的振動信號通過布置于發動機懸置、懸架襯套的3軸加速度傳感器采集。
進一步,輸入ANC控制器的振動信號大于等于6路。
進一步,主動控制降噪方法如下:
第一步,AD采集得到6路振動加速度信號和1路麥克風聲音信號,并將6路振動加速度信號分別放到參考輸入向量x1到x6的最前面;
第二步,將更新后的6個參考輸入向量x1到x6分別和其對應的權值向量w1到w6做卷積分后加和得到當前的輸出y;
第三步,將計算得到的輸出y轉換成電壓數值并通過DA轉換后輸出給揚聲器發聲;
第四步,分別將參考輸入向量x1到x6和傳函c向量做卷積得到向量x1′到x6′,計算公式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迪彼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迪彼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6506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