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留著性造紙填料的制備方法有效
申請號: | 201810363640.7 | 申請日: | 2018-04-22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6029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9 |
發明(設計)人: | 雷春生;張晶;張建初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華能特種紙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D21H17/67 | 分類號: | D21H17/67;D21H17/69;D21B1/36;C01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饒富春 |
地址: | 526343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留著性 造紙 填料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造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留著性造紙填料的制備方法。以自制超細纖維粉為模板吸附水滑石得到水滑石粉,再將檸檬、桉樹葉和橙皮精油進行發霉,利用發酵液和高分散性水滑石混合發酵改性,最終制得高留著性造紙填料,水滑石粉末由于纖維表面空間位阻的存在,其生長受到限制,接著利用生物質發霉,將其和水滑石共混發酵,使得水滑石的物理和化學吸附性得到大幅度提高,增加了水滑石造紙填料在紙張纖維上的留著性能,同時也加強了填料和紙張之間的粘結穩定性,微生物會將部分有機物降解,產生大量活性基團,這些活性基團可以與紙張纖維中的羥基產生化學鍵合力,提高了造紙填料和紙張之間的粘結強度,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造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留著性造紙填料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紙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它與指南針、火藥、印刷術一起,給中國古代文化的繁榮提供了物質技術的基礎。紙的發明結束了古代簡牘繁復的歷史,大大地促進了文化的傳播與發展。紙是中國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是用于書寫、印刷、繪畫或包裝等的片狀纖維制品。
在造紙工業中,填料的添加是必要的。添加填料,一方面可以減少紙漿纖維的使用,從而減少木材的消耗,節約林木資源,降低生產成本;另一方面,由于紙漿纖維交織成形構成紙頁的同時也留下了大量的孔隙、坑洞,使得紙張的印刷適性大大降低,浪費油墨,影響印刷效果。而填料的加入可以填補這些坑洞,使紙張變得平滑,同時也改善了紙張的吸墨性、白度等,提升了紙張的使用價值。造紙填料種類較多,最常用的有重質碳酸鈣、輕質碳酸鈣、滑石粉、高嶺土等。不同填料的物理化學性質不同,即使同一種填料,也會由于粒徑,表面形貌的不同,其加填后成紙性能也會有所不同。
當前國內常規的造紙填料存在以下技術問題:1、填料本身密度較纖維密度相差較大,造成填料利用率低,紙張灰分較低。2、由于填料本身分散性差,導致滑石漿料的固含量變化較大,流變性能惡化現象可能會較嚴重,以此會使能耗增加,生產成本提高,同時紙張平滑度較低,印刷光澤度低,影響紙張質量。3、隨著加填量的增加,在高加填料下往往會帶來紙張強度性能和填料留著率的下降,同時還會造成紙面“掉粉”的現象,紙張儲存穩定性差等問題。
因此,亟需研制出一種能夠解決上述問題的造紙填料非常有必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針對目前傳統的水滑石造紙填料粒徑不均,分散性差,在紙張中留著率低,同時還會造成紙面“掉粉”的現象,紙張儲存穩定性差的問題,提供了一種高留著性造紙填料的制備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高留著性造紙填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制備步驟為:
(1)稱取甘蔗渣放入蒸汽爆破裝置的汽爆罐中,并向汽爆罐中通入預熱蒸汽,直至汽爆罐中壓力達2.0~2.1MPa,保壓30~50s后,打開汽爆罐出料閥門,使汽爆罐中物料瞬間噴射進入接收罐中,收集接收罐中物料,得汽爆濕料;
(2)將上述所得汽爆濕料轉入冷凍粉碎機,冷凍后,轉入粉碎機中粉碎,收集粉碎后的物料,并置于烘箱中,干燥至恒重,得超細纖維粉;
(3)將質量分數為30%的硝酸鎂溶液和質量分數為25%的硝酸鐵溶液以及上述超細纖維粉混合,得到混合液,將混合液和氫氧化鈉以及尿素混合后得到預反應液;
(4)將預反應液裝入高壓水熱釜中,密閉高壓水熱釜,水熱反應,待水熱反應結束后得到反應產物,將反應產物移入高溫爐中,煅燒,得到自制分散性水滑石,備用;
(5)將檸檬、桉樹葉和橙皮精油放入組織粉碎機中粉碎40~50min,得到混合粉碎物,將混合粉碎物放入陶瓷罐中,并將陶瓷罐敞口放入溫室中,靜置發霉5~7天,得到發霉產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華能特種紙有限公司,未經廣東華能特種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6364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