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單片集成三軸加速度傳感器及其制作工藝在審
申請號: | 201810362459.4 | 申請日: | 2018-04-20 |
公開(公告)號: | CN109856425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07 |
發明(設計)人: | 趙曉鋒;王穎;溫殿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黑龍江大學 |
主分類號: | G01P15/18 | 分類號: | G01P15/18;G01P15/08;G01P1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思博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26 | 代理人: | 馬營營;劉冬梅 |
地址: | 150080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彈性元件 質量塊 三軸加速度傳感器 單片集成 制作工藝 雙梁 微電子機械加工技術 惠斯通電橋結構 加速度信息 檢測電路 壓敏電阻 形變 檢測 優選 輸出 轉換 優化 | ||
1.一種單片集成三軸加速度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傳感器以SOI片為載體,所述SOI片包括器件硅(1)和襯底硅(2),其中,在所述傳感器的中心刻蝕有懸空結構,所述懸空結構包括第一質量塊(m1)、第二質量塊(m2)、第一中間梁(ZL1)、第二中間梁(ZL2)和四個L型梁,其中,對所述四個L型梁沿縱向進行拆分,形成八個L小梁,分別為第一L小梁(L1)、第二L小梁(L2)、第三L小梁(L3)、第四L小梁(L4)、第五L小梁(L5)、第六L小梁(L6)、第七L小梁(L7)和第八L小梁(L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片集成三軸加速度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質量塊(m1)和第二質量塊(m2)位于所述懸空結構的中心,優選地,所述第一質量塊(m1)和第二質量塊(m2)沿傳感器的x方向中心線或y方向中心線對稱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單片集成三軸加速度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間梁(ZL1)和第二中間梁(ZL2)設置于所述第一質量塊(m1)和第二質量塊(m2)之間,用于連接第一質量塊(m1)和第二質量塊(m2);
優選地,所述第一中間梁(ZL1)和第二中間梁(ZL2)沿傳感器的y方向中心線或x方向中心線對稱設置,且均與第一質量塊(m1)和第二質量塊(m2)垂直;
更優選地,所述第一中間梁(ZL1)和第二中間梁(ZL2)的厚度等于器件硅的厚度。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單片集成三軸加速度傳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質量塊m1背向第一中間梁(ZL1)和第二中間梁(ZL2)的一側面與所述第二L小梁(L2)、第七L小梁(L7)、第四L小梁(L4)和第八L小梁(L8)連接;和/或
所述第二質量塊(m2)背向第一中間梁(ZL1)和第二中間梁(ZL2)的一側面與所述第一L小梁(L1)、第五L小梁(L5)、第三L小梁(L3)和第六L小梁(L6)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單片集成三軸加速度傳感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L小梁(L1)、第二L小梁(L2)、第三L小梁(L3)和第四L小梁(L4)的根部分別設置有彼此平行的x向第一壓敏電阻(Rx1)、x向第二壓敏電阻(Rx2)、x向第三壓敏電阻(Rx3)和x向第四壓敏電阻(Rx4);
優選地,所述x向第一壓敏電阻(Rx1)的一端和x向第二壓敏電阻(Rx2)的一端相連,連接處形成x軸第一輸出電壓(Vxout1);所述x向第三壓敏電阻(Rx3)的一端和x向第四壓敏電阻(Rx4)的一端相連,連接處形成x軸第二輸出電壓(Vxout2);
更優選地,所述x向第一壓敏電阻(Rx1)的另一端和x向第四壓敏電阻(Rx4)的另一端共同連接電源(VDD),所述x向第二壓敏電阻(Rx2)的另一端和x向第三壓敏電阻(Rx3)的另一端接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黑龍江大學,未經黑龍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62459.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