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線性擴增雙鏈DNA的方法及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361588.1 | 申請日: | 2018-04-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387399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18 |
| 發明(設計)人: | 王力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全譜醫學檢驗實驗室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Q1/6806 | 分類號: | C12Q1/68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孚律師事務所 11821 | 代理人: | 謝夢欣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大興區北京經***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線性 擴增 dna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種線性擴增雙鏈DNA的方法,使用該方法可以快速穩定的將目標DNA進行線性轉錄為RNA,以實現線性擴增,并通過逆轉錄方法轉化為DNA文庫。本發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種腫瘤低頻率突變檢測的應用,使用該應用可以檢測低于1%的低水平突變。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線性擴增雙鏈DNA的方法,具體通過在雙鏈DNA一端連接RNA聚合酶識別的啟動子序列,繼而使用RNA聚合酶擴增為大量RNA,并逆轉錄成DNA。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物醫藥領域,涉及一種線性擴增雙鏈DNA的方法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在自然界,基因突變是經常發生的,突變如果發生在與細胞增殖有關的基因,就可能導致細胞擺脫正常的生長控制,表現出惡性細胞的表型性狀。許多致癌物都是致突變物。它們大多數能引起DNA的損傷。這些損傷可以修復,也可以導致細胞死亡。如果DNA的修復不正常,細胞雖可繼續存活,但卻成了潛在的癌細胞。
對腫瘤細胞突變的檢測主要技術難點在于腫瘤突變的頻率很低,尤其是當突變頻率在低于1%時,容易由PCR擴增系統產生的誤差導致檢測不準確。
而針對這個技術難點,較為常見的方法有數字液滴PCR技術和深度測序技術。深度測序技術包括捕獲測序與線性擴增和分子標簽技術。數字液滴PCR技術是通過將每個DNA模板分散到單獨的液滴中進行擴增檢測,檢測靈敏度高,準確性好,但是檢測位點通量較少。捕獲測序是通過設計目標區域的探針,針對性的捕獲靶向區域;目前的線性擴增方法主要是將待檢的DNA形成單鏈結構,通過接頭、或環化酶的作用將單鏈DNA連接成環,此方法成環效率低,步驟繁瑣,反應條件要求嚴格。分子標簽技術是通過在PCR擴增中對原始模板初級產物添加唯一的標簽序列,但是缺點也沒明顯,要合成含有百萬種以上的分子標簽的相同引物,價格昂貴,且在擴增中容易丟失不完整擴增子的DNA片段,導致檢測信息丟失,擴增過程中因擴增偏好性,產物擴增水平不一致。
因此,尋找一種檢測通量高,成功率高,檢測準確,可靠、經濟、快速的技術尤為重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種線性擴增雙鏈DNA的方法,使用該方法可以快速穩定的將目標DNA進行線性轉錄為RNA,以實現線性擴增,并通過逆轉錄方法轉化為DNA文庫。
本發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種腫瘤低頻率突變檢測的應用,使用該應用可以檢測低于1%的低水平突變。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線性擴增雙鏈DNA的方法,具體通過在雙鏈DNA一端連接RNA聚合酶識別的啟動子序列,繼而使用RNA聚合酶擴增為大量RNA,并逆轉錄成DNA。
進一步,所述的雙鏈DNA末端為平末端,或特定的粘性末端,如3’A結構。
進一步,所述的RNA聚合酶識別的啟動子序列可以為T7?RNA聚合酶啟動子序列、T3RNA聚合酶啟動子序列,SP6?RNA聚合酶啟動子序列等。
進一步,所述的逆轉錄是指通過逆轉錄酶,及特異性通用引物,將擴增產生的RNA為模板轉化為DNA序列。
進一步,所述的特異性通用引物為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本發明的優點和有益效果: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線性擴增雙鏈DNA的方法,使用該方法可以糾正因PCR擴增系統誤差導致低水平突變檢測不準確的問題,且擴增效率高,操作簡單,成本低,便于應用于腫瘤突變DNA的檢測,尤其是游離腫瘤DNA。
附圖說明
圖1是雙鏈DNA線性擴增步驟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全譜醫學檢驗實驗室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全譜醫學檢驗實驗室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6158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