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縮口擠壓一體化工藝及其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360255.7 | 申請日: | 2018-04-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5615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03 |
| 發明(設計)人: | 楊金興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金興 |
| 主分類號: | B21D37/10 | 分類號: | B21D37/10;B21D41/04;B21D35/00 |
| 代理公司: | 常州知融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02 | 代理人: | 路接洲 |
| 地址: | 213000 江蘇省常州市武***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縮口 模穴 擠壓 沖床 滑動模具 推動氣缸 下模 一體化工藝 擠壓工藝 下壓塊 工位 上模 機械一體化 車間管理 擠壓成型 連續不斷 水平往復 縮口工位 機械臂 人工的 搬運 節約 移動 配合 | ||
1.一種縮口擠壓一體化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推動氣缸(7)處于收縮狀態,第一下模模穴(9)處于第一擠壓工位模穴(4)的正下方,第二下模模穴(10)處于中間縮口工位模穴(6)的正下方,將工件放入第二下模模穴(10)中,工件安放到位后上模(1)下壓完成縮口沖壓;
2)縮口沖壓完成后上模(1)抬起,推動氣缸(7)推出,此時第一下模模穴(9)處于中間縮口工位模穴(6)的正下方、第二下模模穴(10)處于氣缸推出方向的第二擠壓工位模穴(5)的正下方,將工件放入第一下模模穴(9)中,工件安放到位后上模(1)下壓,第一下模模穴(9)中的工件完成縮口沖壓、第二下模模穴(10)中的工件完成擠壓沖壓;
3)沖壓完成后上模(1)抬起,推動氣缸(7)回縮,此時第二下模模穴(10)處于中間縮口工位模穴(6)的正下方、第一下模模穴(9)處于氣缸回縮方向的第一擠壓工位模穴(4)的正下方,取走第二下模模穴(10)內加工完成的工件、換上新工件,工件更換完成后上模(1)下壓,第一下模模穴(9)中的工件完成擠壓沖壓、第二下模模穴(10)中的工件完成縮口沖壓;
4)沖壓完成后上模(1)抬起,推動氣缸(7)推出,此時第一下模模穴(9)處于中間縮口工位模穴(6)的正下方、第二下模模穴(10)處于氣缸推出方向的第二擠壓工位模穴(5)的正下方,取走第一下模模穴(9)內加工完成的工件、換上新工件,工件更換完成后上模(1)下壓,第一下模模穴(9)中的工件完成縮口沖壓、第二下模模穴(10)中的工件完成擠壓沖壓;
5)依次重復步驟3)和步驟4),連續生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縮口擠壓一體化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件由機械手完成放置和拿取。
3.一種縮口擠壓一體化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和下模(2),上模(1)的底部固定安裝有下壓塊(3),下壓塊(3)上設置有第一擠壓工位模穴(4)、第二擠壓工位模穴(5)和縮口工位模穴(6),第一擠壓工位模穴(4)和第二擠壓工位模穴(5)分別且等距的設置在縮口工位模穴(6)的兩側;下模(2)的上部固定安裝有推動氣缸(7)和滑動模具(8),推動氣缸(7)水平往復推動滑動模具(8)移動,滑動模具(8)上設置有第一下模模穴(9)和第二下模模穴(10),推動氣缸(7)處于收縮狀態時第一下模模穴(9)和第二下模模穴(10)分別位于第一擠壓工位模穴(4)和縮口工位模穴(6)的正下方,推動氣缸(7)處于推出狀態時第一下模模穴(9)和第二下模模穴(10)分別位于縮口工位模穴(6)和第二擠壓工位模穴(5)的正下方。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縮口擠壓一體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壓塊(3)上固定安裝有導向柱(11),導向柱(11)垂直于下壓塊(3)的下表面并向滑動模具(8)方向延伸,導向柱(11)為2~4根、均勻的分布在縮口工位模穴(6)的周圍。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縮口擠壓一體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模具(8)上還開設有與導向柱(11)配合的導向柱孔(12),導向柱孔(12)為3~6個,均勻分布在滑動模具(8)的四周并能與下壓塊(3)上的導向柱(11)配合完成定位導向工作。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縮口擠壓一體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的上部還固定安裝有滑動導條(13),滑動導條(13)為兩根平行設置在滑動模具(8)的兩側,滑動導條(13)的長度邊與推動氣缸(7)推出、收縮的軌跡平行。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縮口擠壓一體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導條(13)的端部設置有用于微調的調節部(14)。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縮口擠壓一體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上開設有滑動孔(15),下模(2)上設置有滑動柱(16),滑動柱(16)垂直于下模(2)上表面設置并與滑動孔(15)配合,上模(1)沿滑動柱(16)垂直上下往復運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金興,未經楊金興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60255.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