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果蔬檢測裝置及果蔬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322548.6 | 申請日: | 2018-04-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45813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25 |
| 發明(設計)人: | 彭彥昆;李龍;李永玉;王凡;馬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1/359 | 分類號: | G01N21/359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瑩;吳歡燕 |
| 地址: | 10019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托盤 果蔬檢測 傳送機構 托盤組件 檢測 軌道運動 檢測領域 檢測裝置 升降模塊 承載件 減小 遮擋 傳送 降落 軌道 運輸 | ||
本發明涉及檢測領域,公開了一種果蔬檢測裝置及果蔬檢測方法,果蔬檢測裝置包括傳送機構以及設置在所述傳送機構的傳送途徑上的至少一個檢測單元,所述傳送機構包括:軌道;托盤組件,沿所述軌道運動,所述托盤組件包括第一托盤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托盤內的第二托盤,所述第二托盤尺寸小于所述第一托盤;以及升降模塊,至少部分與所述第二托盤連接,用于帶動所述第二托盤相對所述第一托盤升起或降落。本發明的果蔬檢測裝置及果蔬檢測方法,兼顧待檢物平穩運輸的同時減小檢測時承載件對待檢物的過多遮擋,以提高檢測精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果蔬檢測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果蔬檢測裝置及果蔬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是世界上的果蔬產量的大國,其中圓形果蔬主要包括蘋果、番茄等。圓形果蔬的外部品質主要包括圓形果蔬的大小、顏色和有無傷痕,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傳統的人工對圓形果蔬外觀挑揀越來越不能滿足人們對于果蔬品質的需要,并且傳統人工檢測分級存在著耗時長、分級不準確、勞動力損失嚴重等缺點。
近年來數字圖像處理技術的發展推動了機器視覺技術在圓形果蔬檢測分級上的應用,機器視覺技術可以無損地對果蔬的外部品質做出評價并精確完成分級。現有技術中利用機器視覺技術的果蔬檢測裝置中,通常使用沿軌道運行的托盤等承載運輸待檢測的果蔬途經機器視覺檢測單元進行檢測。然而,當托盤的尺寸較大時會對待檢測果蔬形成較大面積的遮擋,不利于機器視覺檢測單元的精準檢測,當托盤的尺寸較小時,難以保證待檢測果蔬在較長軌道上的平穩運輸。
發明內容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果蔬檢測裝置及方法,兼顧待檢物平穩運輸的同時減小檢測時承載件對待檢物的過多遮擋,以提高檢測精度。
(二)技術方案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一方面提供一種果蔬檢測裝置,包括傳送機構以及設置在所述傳送機構的傳送途徑上的至少一個檢測單元,所述傳送機構包括:軌道;托盤組件,沿所述軌道運動,所述托盤組件包括第一托盤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托盤內的第二托盤,所述第二托盤尺寸小于所述第一托盤;以及升降模塊,至少部分與所述第二托盤連接,用于帶動所述第二托盤相對所述第一托盤升起或降落。
優選地,所述第二托盤呈環狀。
優選地,所述升降模塊包括:導向柱,所述導向柱的頂端自所述第一托盤底部穿過,與所述第二托盤連接;以及凸臺,所述凸臺包括依次相連的上升坡面、橫向平面以及下降坡面,所述托盤組件沿所述軌道運動經過所述凸臺過程中,所述導向柱的底端依次與所述凸臺的所述上升坡面、所述橫向平面以及所述下降坡面接觸,使得所述第二托盤升起預定距離后降落。
優選地,所述托盤組件還包括:支撐板,所述第一托盤設置在所述支撐板上,所述支撐板包括自底面通向所述第一托盤底部的通道,所述導向柱穿入所述通道與所述第二托盤連接;以及多個滑塊,將所述支撐板與所述軌道滑動連接。
優選地,所述升降模塊還包括:滑套,套設在所述導向柱的外周與所述支撐板的所述通道的內壁之間;彈性件,與所述導向柱以及所述支撐板連接,并且具有將所述導向柱的底端彈向遠離所述第一托盤的彈性恢復力;軸承,轉動連接在所述導向柱的底端,用于與所述凸臺滾動接觸。
優選地,所述至少一個檢測單元包括機器視覺檢測單元,所述升降模塊的所述凸臺對應設置在所述機器視覺檢測單元下方。
優選地,所述機器視覺檢測單元包括:第一暗箱,罩設在所述傳送機構的所述軌道上,包括供所述托盤組件及待檢物通過的入口和出口;光源,設置在所述第一暗箱內;圖像采集單元,位于所述第一暗箱內的頂部;以及第一反射板和第二反射板,對稱設置在所述第一暗箱內的任意相對的兩側,所述第一反射板、所述第二反射板均與水平方向呈預定角度設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農業大學,未經中國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2254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