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水下雙體航行系統(tǒng)中的沉浮裝置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810293542.0 | 申請日: | 2018-03-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860533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23 |
| 發(fā)明(設計)人: | 潘書婷;付宗國;于子龍;郭德帥;向晏池;宋奕衡;馮燕爾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海洋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3G8/22 | 分類號: | B63G8/22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賈森君 |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沉浮裝置 水下航行 支撐桿 航行系統(tǒng) 雙體 底座 浮筒 船舶機械 夾持 夾口 鉸接 內端 外端 沉浮 | ||
本發(fā)明屬于船舶機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水下雙體航行系統(tǒng)中的沉浮裝置,其解決了現有水下航行系統(tǒng)中的水下航行器與沉浮裝置連接不穩(wěn)定等技術問題。本沉浮裝置包括底座及兩根支撐桿,支撐桿的內端鉸接于底座上,支撐桿的外端連接有可沉浮的浮筒一,兩根支撐桿之間形成一個用于夾持水下航行器的夾口。本發(fā)明中的水下航行器在與沉浮裝置連接時快捷方便,且穩(wěn)定性好。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船舶機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水下雙體航行系統(tǒng)中的沉浮裝置。
背景技術
由于海浪、海風、海流的作用,母船通過纜繩吊裝投放航行器時將會在海面上搖蕩,船上設備在吊運和對接過程中,也會因此而發(fā)生擺動,如果擺動幅度過大,航行器將會與船舶結構撞擊,造成對航行器的結構及采礦設備破壞,導致布放與回收作業(yè)甚至整個作業(yè)的失敗。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我國專利CN 205707252 U公開了一種小型水下航行器沉浮裝置,該裝置采用步進電機作為驅動機構,步進電機驅動絲桿旋轉,絲桿與螺母配合帶動中間支板移動,中間支板帶動兩個活塞機構運動時同步吸水或排水,使兩個活塞筒內的水量改變。活塞筒的吸排水管口口徑小,活塞桿與橡膠活塞作用使活塞筒內水量快速吸入或排出改變航行器的重量;吸排水時產生作用力并控制航行器的姿態(tài)調節(jié)和沉浮的速度,改變航行器的重量使航行器產生向下或向上的加速度來實現航行器沉浮。
但是,上述專利并未公開如何具體與水下航行器相連接,從而實現沉浮,而沉浮裝置在將水下航行器托至水面上時,很明顯的一個問題就是水下航行器容易發(fā)生晃動,因此,現有技術中均需要較為繁瑣的連接裝置來實現固定。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水下雙體航行系統(tǒng)中的沉浮裝置,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使本水下雙體航行系統(tǒng)中的沉浮裝置與水下航行器連接更為穩(wěn)定。
本發(fā)明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水下雙體航行系統(tǒng)中的沉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浮裝置包括底座及兩根支撐桿,所述支撐桿的內端鉸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支撐桿的外端連接有可沉浮的浮筒一,兩根支撐桿之間形成一個用于夾持水下航行器的夾口。
其工作原理如下:本水下雙體航行系統(tǒng)在使用時,可先將水下航行器放置于沉浮裝置的底座上,然后向浮筒一內注水,使沉浮裝置與水下航行器同步潛至水下,直至預期位置水下航行器開始工作,在這個過程中,底座兩側的支撐桿呈張開狀態(tài);而當需要回收水下航行器時,則可通過向浮筒一內注入氣體,將浮筒一內的水排出,此時,在浮力的作用下,兩個支撐桿相對收攏,對位于底座上的水下航行器形成夾持限位,同時,水下航行器在浮筒一的浮力作用下上升至海面,而在整個過程中,兩個支撐桿始終相對保持收攏狀態(tài),既固定了浮筒一的位置,又對位于夾口內的水下航行器進行了限位,有效提高了沉浮裝置與水下航行器的連接穩(wěn)定性。
在上述的一種水下雙體航行系統(tǒng)中的沉浮裝置中,所述支撐桿包括桿體一和桿體二,所述桿體一的內端與所述底座相鉸接,所述桿體一的外端與所述桿體二的內端相鉸接,所述桿體二的外端與所述浮筒一相連接。將支撐桿設計為相鉸接的桿體一和桿體二,可使得在上浮過程中,兩根支撐桿可更貼近位于底座上的水下航行器,從而形成更好的夾口,避免水下航行器在上浮過程中出現掉落。
在上述的一種水下雙體航行系統(tǒng)中的沉浮裝置中,所述沉浮裝置還包括氣缸,所述氣缸的缸體與所述桿體一相鉸接,所述氣缸的活塞桿與所述桿體二相鉸接。設計有氣缸后,可通過活塞桿的伸縮,調節(jié)桿體一和桿體二之間的角度,進而調節(jié)浮筒一的位置,以及兩根支撐桿所形成的夾口的大小,從而更適用于不同大小的水下航行器。
在上述的一種水下雙體航行系統(tǒng)中的沉浮裝置中,所述底座的兩側分別設置有可沉浮的浮筒二。設計有浮筒二后,可對沉浮裝置的升降起到輔助作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海洋大學,未經浙江海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29354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全向回轉水下航行器
- 下一篇:一種預防潛水艇斷崖式急速下沉的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