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道路平交道口旋轉鋪墊板裝置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284329.3 | 申請日: | 2018-04-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3240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06 |
| 發明(設計)人: | 李光;李敏;單紹福;唐三珍;陳智斌;李霖;陳德浩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交通學院 |
| 主分類號: | E01C9/04 | 分類號: | E01C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權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郝雅娟 |
| 地址: | 250357 山東省濟南市長***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道路 平交道 旋轉 鋪墊 裝置 方法 | ||
1.一種道路平交道口旋轉鋪墊方法,其利用一種道路平交道口旋轉鋪墊板裝置以實施;
該道路平交道口旋轉鋪墊板裝置,包括軌道(1),其還包括:所述軌道(1)兩側分別設置有第一墊板(2)和第二墊板(3),且第一墊板(2)和第二墊板(3)兩端設置有緩沖墊(6),所述第一墊板(2)和第二墊板(3)底部均安裝有旋轉裝置(4),且旋轉裝置(4)內部安裝有旋轉軸(11),所述旋轉軸(11)下方與電機(10)相連接,且電機(10)通過連接線(9)與電機驅動器(8)相連接,電機驅動器接入可編程電機控制器,所述電機驅動器(8)、連接線(9)和電機(10)外側設置有基座(7),所述第一墊板(2)和第二墊板(3)底部和側面均設置有外殼(5),且外殼(5)上表面設置有安裝槽(12),所述安裝槽(12)內安置有橡膠道口板(13),且橡膠道口板(13)四個角位置均設置有扣手(14),所述橡膠道口板(13)底部和側面均設置有板殼(15),且板殼(15)內側設置有填充物(16);
在第一墊板(2)和第二墊板(3)旋轉至垂直于鐵軌時,此時旋轉裝置(4)異側的兩個緩沖墊(6)的下方具備墊塊(17),用于在第一墊板(2)和第二墊板(3)的承托;
所述第一墊板(2)和第二墊板(3)均設置為順時針旋轉結構,且第一墊板(2)和第二墊板(3)的旋轉角度均設置為90°;所述外殼(5)材質設置為合金,且外殼(5)頂部設置為“田”字結構;
所述緩沖墊(6)設置為20-40°傾斜的坡道結構;所述基座(7)和旋轉裝置(4)的總高度大于軌道(1)的高度,且基座(7)和旋轉裝置(4)的總高度與軌道(1)的高度差范圍為2-15cm;
所述橡膠道口板(13)設置為可拆卸式結構;所述扣手(14)設置為四分之一的圓形結構,且扣手(14)與橡膠道口板(13)表面之間有空隙;
所述板殼(15)外側材質設置為橡膠,且板殼(15)設置為壓延機一次平板硫化成型的板;所述填充物(16)材質設置為丁苯橡膠中有序排列尼龍絲線;
其旋轉鋪墊方法的步驟在于:
1)程序編寫步驟:根據電機和第一、二墊板的實際情況,編寫第一墊板(2)和第二墊板(3)的旋上程序和旋下程序,并使其可由可編程電機控制器的控制面板上的開關一鍵操控;
2)墊板旋上步驟:在平交道口旁利用聯網的計算機或pad或手機獲知火車達到信息,在火車通過后,至下一輛火車通過之間,當確保有足夠的時間通行時,由計算機或pad或手機自動操控可編程電機控制器控制第一墊板(2)和第二墊板(3)旋轉90°旋上鐵軌,或者由人工操作前述控制面板以旋轉90°旋上鐵軌;
3)通行步驟:行人和車輛可以通過緩沖墊(6)到達第一墊板(2)或第二墊板(3)上方,再從第一墊板(2)或第二墊板(3)另一端頭的緩沖墊(6)離開軌道;
4)墊板旋下步驟:在平交道口旁利用聯網的計算機或pad或手機獲知火車達到信息,在第一墊板(2)和第二墊板(3)處于旋上狀態時,在下一輛火車通過之前,留出N分鐘的提前量,由計算機或pad或手機自動操控可編程電機控制器控制第一墊板(2)和第二墊板(3)旋轉90°旋下鐵軌,或者由人工操作前述控制面板以旋轉90°旋下鐵軌;
5)檢修步驟:每隔M天對第一墊板(2)和第二墊板(3)進行檢修,對損壞部件進行修理或更換。
2.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平交道口旋轉鋪墊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N取值為5-20,所述M取值為5-40,所述對損壞部件進行修理或更換,具體是利用扣手14與橡膠道口板13表面的空隙將橡膠道口板13橇起來,對橡膠道口板13進行更換;所述可編程電機控制器是西門子或者德州儀器的市售產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交通學院,未經山東交通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284329.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